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不同方案包装HIV-1假病毒,确定获得高重复性、高稳定性和高滴度假病毒的方法。方法从转染效率影响因素出发,通过不同的转染方案,利用pNL4-3 LucR-E-质粒与VSV-G质粒共转染293细胞包装病毒,分别于48 h和72 h收取假病毒并重新感染293细胞,48 h后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成功包装出HIV-1假病毒,不同包装方案的病毒滴度不同,测得报告基因最高接近107 RLUs。结论应用PEI转染试剂、大提质粒pNL4-3︰VSV-G为4︰1时,转染效率最高,包装的假病毒滴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云南省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中HIV-1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探索中和活性抗体产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收集云南省报告8年以上、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个/μl的HIV-1感染者142例,进行病毒基因扩增和分型,通过假病毒中和实验对样品的中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对象诊断为HIV-1感染的年限为8~24年,以静脉注射吸毒感染为主(71.1%,101/142)。研究对象中检测到9种HIV-1基因分型,其中主要的为CRF08_BC(74.6%,94/126)和CRF07_BC(11.1%, 14/126)。HIV-1基因型的分布在人口学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以中和抑制率大于50%为具有中和活性的判断标准,142份样品中,对BC重组假病毒(CNE15)有中和活性的样品的比例(59.2%,84/142)分别大于对CRF01_AE(CNE5)和B亚型(CNE11)假病毒有中和活性的样品的比例(28.9%,41/142,χ2=26.421,P0.001;45.8%,65/142,χ2=5.097,P=0.032)。按对3种假病毒中和抑制率均大于50%的标准筛选到具有交叉中和活性的样品22个,这22个样品在病毒载量从低到高的分组中的比例相应增加(trendχ2=4.455,P=0.041)。结论云南省HIV-1感染长期不进展者中HIV-1基因型复杂,存在不同活性的中和抗体,抗体中和活性具有HIV-1基因型的特异性,而高病毒载量与中和抗体的强度和中和谱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选取确证为HCV感染约一年半的无症状献血者7名,对其肝组织学和血清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7例肝穿刺的组织标本在光镜下均出现病毒性肝炎早期的病理学改变特征;电镜的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感染者处于感染早期,肝组织学病变较轻。血清学检查表明ALT均处于正常水平,HCV—RNA大多为阳性,HCV基因型大多为Ⅱ型。对血清学各指标的变化与肝脏损害的关系尚需做进一步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使用重组蛋白及合成肽的研究表明,在HCV膜区存在着多个B细胞表位,抗外膜蛋白抗体的检出率高度依赖于抗原获得的方法,不同的感染阶段以及检测模式。随着噬菌体呈现技术,转细胞技术、核酸免疫技术等用于HCV感染的致病机理及疫苗研究,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效的HCV疫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E1蛋白的模拟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CV E1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 将携带HCV E1基因的重组质粒pQE-30-HCVe118在E.coli M15中进行大量诱导、表达;对表达的E1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再以纯化的蛋白捕获HCV感染者血清中能与HCV E1蛋白特异反应的IgG,以此IgG作为筛选分子,对随机十二肽库进行淘洗,经ELISA筛选噬菌体阳性克隆并测序。结果 HCV E1蛋白获得了高纯度的纯化,这种蛋白可特异地与部分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发生反应。在获得的10个模拟表位中,6、2和2个递呈肽分别与HCV E1蛋白的320-336aa、251-263aa和225-248位aa具有最大同源性。结论 在E1蛋白中存在多个B-细胞表位,320-336位极可能为HCV E1蛋白的优势表位。  相似文献   
6.
献血者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大多数要向慢性肝炎发展,其中一部分要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这已有许多文献报告。上世纪90年代我国献血者中发生了严重的HCV感染传播。据季阳、任勤惠、朱志义等人报告,1993年~1994年调查我国四川,广东,新疆三省区20280名献血者首次检测抗-HCV的流行率达13.5%,估计当时我国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区E2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 ,并将纯化的E2蛋白用于对HCV感染者血清中E2抗体的检测。方法 首先从HCV感染者血清中经随机引物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获得E2区基因片段 ,然后克隆入原核表达系统pQE 30中进行蛋白表达、纯化 ,并检测表达蛋白的抗原性。结果 获得一段具有正确读码框架的E2区基因 ,全长 984bp ,表达蛋白分子量为 38kD。经与HCV感染者血清进行ELISA检测 ,证明其具有一定的抗原性。结论 本实验为研究HCV外膜蛋白的基本特点、血清学诊断意义和HCV疫苗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E1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HCVE1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EE1/HisC-E1,经酶切和PCR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导入COS-7进行表达,经蛋白印迹实验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EF1/HisC-E1在COS-7中获得表达,表达的E1糖蛋白约29kD,具有抗原性,结论:HCVE1基因在真核细胞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CVE1糖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肝病尚无特效药物以苗进行治疗和预防。核酸疫苗的出现,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机遇。本文就HCV基因 表达区段的选取对基因免疫的影响,接种的剂量和途径,多价DNA疫苗的研制以及是否采用发挥“佐剂样作用”的细胞因子共表达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HCV感染的献血者血清中病毒量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16名经血清HCV-RNAPCR测定为阳性的HCV感染的献血者进行血清病毒含量的检测。这些献血者发生HCV感染的期限约2年,其HCVRNA含量在103.5~105.5拷贝/ml,随着血清中HCVRNA含量的增加,ALT水平异常者的数量似亦相应增加。由于这些HCV感染的献血者均未经过任何与肝炎有关的治疗,所以继续追踪观察的结果将有助于评价血清中病毒含量与HCV致病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