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功能评分(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联合血清M30和M65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06例,根据90 d预后分为生存组51例与死亡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血清M30和M65水平,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下面积CTP-MELD评分联合血清M30和M65与HBV-ACLF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的CTP、MELD评分分别为(23.02±5.18)分和(31.18±5.89)分,高于存活组的(10.49±1.05)分和(13.21±1.34)分(t=16.949、21.276,均P<0.01);死亡组的血清M30、M65水平分别为(1685.12±413.32)U/L和(2799.41±712.05)U/L,均高于存活组的(1001.40±316.49)U/L和(1808.85±669.43)U/L(t=9.507、8.608,均P<0.01)。CTP、MELD、M30、M65单独预测90 d病死的AUC分别为0.624(95%CI:0.525~0.716)、0.804(95%CI:0.716~0.875)、0.750(95%CI:0.656~0.829)、0.887(95%CI:0.810~0.940),4项联合的AUC为0.919(95%CI:0.850~0.963),明显优于CTP、MELD、M30单项评价(P<0.05),高于M65单项评价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MELD评分和血清M30、M65能够较好地预测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且4项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的营养管理对改善重症结核性肠梗阻的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并总结了重症医学科救治的3例重症结核性肠梗阻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病例的临床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特征、手术时机选择、肠道管理、营养评估及方案实施等,并结合文献探讨了营养支持在重症结核性肠梗阻内外科综合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特有少见的致命性疾病,以进行性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脏功能急剧衰竭为临床特点,肝脏小滴脂肪变性为组织学特征,短期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起病急骤,病死率极高.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每10 000次分娩中有3.2次可能发生AFLP,而一旦发生,孕产妇病死率高达75% ~ 80%,围生儿病死率为90%[1].本文介绍我科3例AFLP患者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诊断为AIDS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入ICU时氧合指数不同分为2组,轻-中度呼吸衰竭组(33例,氧合指数101~300mmHg)及重度呼吸衰竭组(25例,氧合指数≤100mmHg),分析2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以及疗效。结果:AIDS合并PCP患者以发热、干咳、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2组患者降钙素原(PCT)及CD4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中度呼吸衰竭组比较,重度呼吸衰竭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明显更高,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度呼吸衰竭组疗效明显高于重度呼吸衰竭组(87.9% vs 48.0%,P<0.05)。结论:AIDS合并重症PCP患者预后较差,血CRP、ALB及PA水平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抗肺孢子菌、早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等治疗措施对改善AIDS合并PCP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急性肺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Dex组),每组再根据染毒时间分为6h、24h、48h和72h等4个亚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20%百草枯溶液(25mg/kg)制备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模型,Con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染毒后1h开始,ED组和Dex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3mg/kg)和地塞米松(3mg/kg),2次/日,Con组和Mod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染毒后6h、24h、48h和72h,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变化,然后处死大鼠,经心脏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并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ED组及Dex组各时间点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清MDA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病理示急性肺损伤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萎缩塌陷,甚至结构消失,且随时间进展加重;与Mod组相比,ED组和Dex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上升(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而ED组和Dex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地塞米松对百草枯中毒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均有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48例ARDS患者及30例非ARDS患者(对照组)血浆中HGF水平,根据第2 8d疾病转归将ARDS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肺损伤评分(LIS),同时检测所有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 结果:ARDS组血浆H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ARDS死亡组血浆HGF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HGF对ARDS患者死亡预后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以2.7 ng/mL作为最佳截断值,其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84.7%,优于TNF-α、CRP.结论:ARDS患者血浆中HGF水平是升高的,是临床上判断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液体平衡对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为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早期合理的液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共71例。根据患者转入ICU 28 d后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钾、血清钠、血乳酸、血氨等]、入ICU后前3 d液体总平衡量、住ICU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组患者入ICU后前3 d液体总平衡量与28 d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总胆红素值、PTA及前3 d液体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血液滤过透析(CHDF)治疗重症恶性疟的疟疾早期致死性内环境紊乱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21例重症疟疾患者,比较在青蒿琥酯治疗基础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否对重症疟疾高热、昏迷、低钠、高钾、高乳酸血症等内环境紊乱及抗疟效果的影响。结果 2006年1月—2009年12月单纯内科治疗(对照组)的9例,2006年1月—2017年12月内科治疗基础加用CHDF治疗12例(CHDF组);两组患者入ICU时器官损伤程度、APACHE Ⅱ评分和预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CHDF组预期死亡风险下降为(28.0±9.0)%,与本组入院时的(47.1±10.4)%比较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72 h后的(41.0±15.2)%比较也明显降低;CHDF组的平均住ICU时间为(9.16±3.21) d,对照组为(9.67±2.06)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F组患者的乳酸水平为(1.52±0.36) mg/L,对照组为(4.89±2.75) mg/L;两组患者的血Na、血K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CHDF组患者的意识恢复高于对照组,CHDF组与对照组GCS评分分别是11.3±0.7、8.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F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疟原虫转阴时间分别是(64.67±9.39)d、(59.00±7.73)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蒿琥酯治疗基础上联合CHDF治疗,可以改善重症疟疾早期致死性内环境紊乱,缩短昏迷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与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型尼亚病毒感染所致的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点、预后以及影响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3例SFT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按照患者转归将患者分为两组:存活组(15例)和死亡组(8例)。比较两组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等差异。结果23例患者均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14例,咳嗽咳痰12例,腹泻16例,出血12例。出现神经系统改变的14例,14例患者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球结膜水肿,其中4例出现言语模糊不清,3例患者出现全身或部分肢体抽搐,2例患者病理征阳性。8例患者死亡,15例患者好转出院或者转普通病房治疗。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死亡组患者出现神经症状比例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死亡组较存活组患者病毒载量更高、脑钠肽平均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年龄[(52.41±12.64)岁]高于存活组[(40.16±19.59)岁](P<0.05)。结论SFTS患者的病死率高,高龄、出现神经症状、心功能差是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病毒载量可以有效监测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