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H3K27M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DMG)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现及分子病理学改变,并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39例DMG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根据年龄、发病部位和组织病理学分级等因素分层,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3.3组蛋白(H3F3)基因在软骨母细胞瘤(CB)与其他骨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31例CB和50例其他骨肿瘤的肿瘤组织。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中的H3F3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H3F3基因突变与CB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31例CB中H3F3基因突变阳性率为80.6%,其他骨肿瘤均未检出H3F3基因突变。不同H3F3基因突变状态的CB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3F3基因突变在CB中有较高的独特性,可用于诊断CB并与其他骨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背景:当前使用的传统试剂(甲醛溶液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脱蜡)对组织前期处理制作的常规石蜡切片质量较低,已成为制约脂肪细胞性肿瘤病理诊断的瓶颈。而且,传统试剂容易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对实验室人员造成多种健康危害。目的:探讨环保型组织样本制备液在脂肪细胞肿瘤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MDM2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7月期间592例脂肪细胞肿瘤标本为研究对象,同一标本对半切开,按照所使用的标本前期处理试剂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和环保组。传统组使用传统试剂甲醛溶液固定、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脱蜡制作常规石蜡切片592张;环保组使用环保型组织样本制备液制作切片592张。依据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质量的不同等级,比较两组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优良率;进一步对其中病理确诊为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的33例标本再次切片后,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DM2基因,比较两组切片MDM2基因扩增率的差异。结果与结论:(1)相对于传统组,环保组的脂肪细胞肿瘤的组织切片更舒展、更完整,细胞无折叠,染色更清晰,红蓝对比度更佳,细胞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的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CRC的8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4种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MSI状态,KRAS、NRAS、N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MMR蛋白表达、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MMR蛋白表达与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并采用COX回归模型探讨CRC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RC中的MMR蛋白表达总缺失率为12.08%,KRAS基因突变率为42.28%,NRAS基因突变率为2.21%,BRAF基因突变率为6.50%。不同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CEA水平的患者MMR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CA199水平的患者KRAS基因突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伴Braf V600E突变型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3年1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伴Braf V600E突变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8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大脑半球均可见不同程度受累,1例病变位于额叶,1例病变位于颞叶,1例病变位于颞顶叶,2例病变位于额叶及顶叶,1例病变位于额叶及胼胝体,1例病变位于顶叶及左侧脑室三角区。4例伴不同程度囊变、坏死,8例均有明显瘤周水肿,两例出血,未见钙化。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序列显示4例呈高信号。8例患者完成MRI增强扫描,2例无强化,3例轻度强化,3例见环形、不均匀及明显强化。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占位效应。3例术后出现肿瘤复发。结论: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伴Braf V600E突变型的影像学具有一些特定的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十分重要,明确诊断仍需依赖病理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DHG-G34)的临床及分子病理特征等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确诊的13例DHG-G34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特征及分子病理特征。结果 13例DHG-G34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7例,平均诊断年龄19.7岁(13~25岁)。组织形态上,13例均为胶质母细胞瘤(GBM)结构,其中1例部分区域含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所有病例IDH1均为阴性;9例p53 (81.8%,9/11)强阳性;13例GFAP (100%,13/13)弥漫表达;6例Syn (75.0%,6/8)阳性表达;6例(46.2%,6/13) ATRX表达缺失;Ki-67阳性指数20%~80%。13例行Sanger检测均显示H3F3A基因发生G34突变(其中10例为G34R突变,3例为G34V突变);IDH1/2及TERT基因均为野生型;MGMT基因均发生突变。4例(36.4%,4/11)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颅内复发或转移。13例患者平均总生存时间26.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2.1个月。1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