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8岁,体重84kg.因左手拇指屈拇长肌腱术后粘连,拟行肌腱松解术.患者一般状况良好.ASA Ⅰ级.入手术室测血压17.0/12.8 kPa(128/96 mmHg)、心率80次/min.行右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上法),注入2%利多卡因18 mL,5min后用针尖刺痛法测试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对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0.33%罗哌卡因30ml,B组:0.33%罗哌卡因30ml 舒芬太尼10ug.比较麻醉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镇痛、运动阻滞评分.结果 麻醉后10min、1h、2h、3h VAS评分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时,镇痛起效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PetCO2、SPO2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监测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后、拔管后、送至病房即刻的PetCO2、SPO2变化情况。结果术中异常情况时,PetCO2、SPO2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PetCO2、SPO2的监测,可用于取代PaCO2、SaO2,其意义在于辅助麻醉管理,有利于异常情况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以寻找异感为指征,异感不敏感者或意识不清病人及小儿常致阻滞失败,神经刺激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率,但臂丛神经阻滞大多为中小手术,且费用昂贵,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 5 4例经腹腔镜手术CO2 气腹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办法。 5 4例中 ,术前心电图异常者 5例 ,包括心肌缺血、心肌劳损、ST段改变、心动过缓及右束支传导阻滞。故应注意 :①术前常规应用抗胆碱药 ;②麻醉药应选择对循环影响轻及短效药物 ;③人工气腹过程中应监测血压和心电 ;④注入CO2 时 ,应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60例老年病人用膀胱镜电切行膀胱颈硬化及前列腺增生切除的患者,应用喉罩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分组对比。方法选择期的老年膀胱颈硬化及前列腺增生行膀胱镜电切术的患者60例,组成A组,行喉罩置入全麻。从同类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中随机抽出60例,组成B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情况及患者、术者满意率。结果A组选择3~4号喉罩。盲人法1次顺利置入54例,2次置入5例,喉镜直视1例,2例患者置入喉罩时出现轻微呛咳,1例喉镜直视置入喉罩时出现呛咳,患者、术者满意。B组患者术中全部面罩吸氧,9例麻醉平面过高,21例出现严重低血压(收缩压<11.91kPa(90mmHg)),18例心率增快(心率>100次/min),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结论我们在两组对比观察中发现,A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循环、呼吸变化不大。B组循环、呼吸不稳定。通过以上两组对比,我们认为,在膀胱镜行电切术时采用喉罩全麻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患者及术者满意。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Ⅱ~Ⅲ级,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病人60例,年龄66~82岁,男性42例,女性18例。体重40~82 kg。其中,高血压4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2例。常规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或东莨菪碱0·3 mg。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监测有创SBP及DBP,EKG、HR、SPO2。1·2麻醉处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慢诱导插管法,用1%丁卡因喷雾咽部2~3次,诱导用药依次静注氟派利多3~5 mg、咪唑安定0·2 mg/kg、盐酸哌替啶0·7mg/kg2、min后用2%丁卡因或4%利多卡因2 mL行环甲膜穿刺注药…  相似文献   
8.
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即SPR手术,是目前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麻醉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本文总结了我院530例脑瘫痉挛型患儿的麻醉,以探讨麻醉方法的选择及术中管理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快速诱导插管后,给予1%普鲁卡因和七氟醚吸入维持,着重视察插管前后和俯卧位前后的HR、NIBP、SaO2等,同时用TOFGuard加速度仪测定拇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以判断麻醉深度。笔者认为插管前后及置俯卧位前后循环的变化显著,须给予对症处理,得出静注阿曲库铵0.5mg/kg或琥珀酰胆碱1.0mg/kg所达到的肌松程度,可以很好的满足SPR测试的要求,认为依托咪酯、芬太尼、卡肌宁的配伍使用对循环的影响很小,得出结论是静吸复合麻醉可以满足脑瘫SPR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回顾本院 1995~ 1999年收治 97例以腹部为主的胸腹联合伤病例 ,在诊断、治疗方面加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97例 ,其中男 82例 ,女 15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14岁。致伤原因 :车祸 43例 ,刀刺伤 31例 ,钝器伤 2 1例 ,高空坠落伤 2例。伤后就诊时间 1~ 2 2小时。肝脾破裂 12例 ,脾破裂 18例 ,肝破裂 13例 ,肝脾胃十二指肠空肠破裂 1例 ,空肠破裂 3例 ,胃破裂 2例 ,空肠结肠破裂 11例 ,直肠破裂 1例。合并一侧血气胸 42例 ,合并双侧血气胸9例 ,合并一侧气胸 17例 ,合并单纯肋骨骨折 2 9例。1 2 治疗 本组 97例均行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氯诺昔康和曲马多对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与优缺点。方法 选择 1 0 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施胆囊切除术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B 2组 ,每组各 5 0例 ,术后经外周静脉通路连PCIA ,A组首剂量用氯诺昔康 4mg ,B组用曲马多 1 0 0mg ,连续量为 2mL/h ,自控量为 0 5mL/ 1 5min。A组PCIA用氯诺昔康 4 4~ 5 6mg ,氟哌利多 5mg ;B组用曲马多 1 0 0 0~ 1 2 0 0mg ,氟哌利多 5mg ,均稀释成 1 0 0mL ,分别于术后 4、8、1 2、2 4、4 8和 72h观察各时相的指标。结果  2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 ,生命体征平稳 ,不良反应A组较B组反应少。结论 氯诺昔康做为曲马多PCIA的替代药物 ,镇痛效果相当 ,但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