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ABCD2评分法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其中40例患者进行了TCD检查,30例患者进行了MRA检查,TIA发病7d内进行头颅MRI检查,统计脑梗死发生率.结果:70例患者中ABCD2评分低危患者42例,脑梗死发生率4.76%,中危患者20例,脑梗死发生率45.00%,高危患者8例,脑梗死发生率62.50%,中危组和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中危组和高危组两组间脑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BCD2评分联合TCD或MRA对TIA患者近期脑梗死发生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和0.654,且两种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LDL≥2.6moL/L、症状持续时间≥60min均与TIA后7d内脑梗死形成呈正相关.结论:ABCD2评分对TIA短期发生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TCD相比,结合MRA检查,可提高对脑梗死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奥硝唑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为依据进行实验。结果奥硝唑注射液质量浓度在≤6.25g.L-1时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奥硝唑注射液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56名已婚女职工妇科查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对电厂已婚女职工进行一次妇科查体,现将查体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晓玲  厉青  杨玲 《中国药师》2013,(12):1940-1941
目的:建立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1]附录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浓度低于或等于0.33 mg·ml-1时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用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控制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的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4∶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观察热毒宁注射液与上述7种注射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吸光度、紫外吸收光谱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7种混合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微粒数随放置时间呈下降趋势,与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林格钠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微粒数明显增多;与10%葡萄糖注射液和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值有明显下降;与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紫外扫描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均明显异常。结论热毒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注射液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量分为A组(脑出血量<20 ml,23例)、B组(脑出血量20~30 ml,18例)、C组(脑出血量>30 ml,15例);根据入院24 h内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分为轻度组(1~15分,22例)、中度组(16~30分,20例)、重度组(31~45分,14例),分别于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 d采血检测VEG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 d时均明显高于A组(P<0.01),在发病后24 h、48 h、72h、7 d时高于B组(P<0.01),而在发病后14 d时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48 h、72 h、7 d、14 d时高于A组(P<0.05),而在发病后24 h时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14d时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在发病后24 h、48 h、72 h、7 d时高于中度组(P<0.01),而在发病后14 d时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血清VEGF水平在发病后48 h、72 h、7 d、14 d时高于轻度组(P<0.05),而在发病后24 h时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脑出血量与入院时CSS评分呈正相关(r=0.916,P<0.05).结论 血清VEGF水平与脑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levels in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and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VEGF levels and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or stroke severity. Methods Fifty-six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group A(< 20 ml,23 caees),group B(20-30 ml, 18 cases),group C(> 30 ml, 15 cases) and light group (1-15 scores,22 cases),midrange group (16-30 scores,20 cases),severe group (31-45 scores, 14 cases)by China stroke scale (CSS) score in 24 hours of hospitalization. The serum VEGF level was determined at 24 h,48 h,72 h,7 d and 14 d after the onset of disease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VEGF during different phases (within 24 h,48 h,72 h,7 d,14 d)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C (P <0.01). Within 24 h,48 h,72 h,7 d,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P <0.01).Within 48 h,72 h,7 d,14 d,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VEGF during different phases(24 h,48 h,72 h,7 d, 14 d) were higher in severe group than those in light group(P< 0.01). Within24 h,48 h,72 h,7 d,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severe group and midrange group (P< 0.01).Within 48 h, 72 h, 7 d, 14 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idrange group and light group (P <0.05).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SS scores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on admission (r = 0.916, P < 0.05). Conclusion The serum VEGF level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volume of hemorrhage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诊断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A、颈部血管彩色超声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DSA)检查。比较CTA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检出情况,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2种方式对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结果CTA对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检出情况(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但仅在轻度及中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于颈内动脉内不同类型斑块检出率显著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P<0.05),而2种方式在颈总动脉以及颈外动脉不同类型斑块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CTA诊断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但仅在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CTA诊断ACI患者动脉颅外段病变时,其效率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尤其是在对血管狭窄程度及颈内动脉斑块类型诊断上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坦索罗辛联合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通过NIH-CPSI评分、前列腺按摩液(EPS)检查,筛选出24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80例)、联合组(80例)和坦索罗辛组(80例)。所有患者均行入组前、治疗后第8周随访并进行NIH-CPSI评分、EPS WBC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左氧氟沙星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有效率为83.8%,优于其他两单剂治疗组(P<0.05),该组疼痛或不适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NIH-CPSI总分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疗效亦优于其他单剂治疗的2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的WBC计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单剂组治疗前后EPS中WBC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药物的耐受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坦索罗辛能更有效地缓解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和排尿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较好,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蒋军生  厉青 《海峡药学》2009,21(12):130-131
目的探讨国产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用国产舍曲林和进口舍曲林治疗,共观察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在治疗后1周末HAMD评分即明显下降(均P〈0.01)。在治疗前、治疗后各时间点HAMD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6周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90.70%,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9.07%和90.7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主要是食欲下降、恶心、口干、头晕等。结论国产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与进口舍曲林相仿,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厉青  杨玲  秦明明 《中国药师》2013,(12):1937-1938
目的:建立注射用帕瑞昔布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凝胶检查法的要求,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无干扰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样品稀释至浓度0.20 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所建方法可用于注射用帕瑞昔布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