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对近端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临床疗效,以明确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相较于传统腹腔镜在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上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119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机器人组),57例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BMI、TNM分期、肿瘤直径、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P <0.05),淋巴结清扫总数和第一站淋巴结数目多于腹腔镜组(P <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腹腔镜组(P <0.05);两组第二站淋巴结数目、脾门淋巴结总数、脾门淋巴结阳性率、手术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是最为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由于DTC具有较低的侵袭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存在复发及转移的风险,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者据此提出动态和静态两种风险评估.其中静态风险评估现已被广泛用于预测患者死亡,但预测复发的能力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AFP阳性胃癌(alpha-fetoprotein producing gastric cancer ,AFPGC)与普通型胃癌的差异以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胃癌手术的患者1 321例,经筛选纳入研究1 144例,分为血清AFP阳性组(53例)与血清AFP阴性组(1 091例)。  结果  AFPGC占同期胃癌患者的4.6%,AFPGC与血清AFP阴性胃癌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64.2%与92.2%、20.8%与45.1%、13.2%与25.7%,两者术前血清AFP、肿瘤大小、免疫组织化学HER2、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手术方式、术后肝转移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GC单因素以及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脉管侵犯、手术方式、术后肝转移以及术后血清AFP再次升高是影响AFPGC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  AFPGC是一种特殊性的胃癌,具有临床分期晚、易发生术后肝转移和脉管侵犯且预后差,AFPGC患者即使肿瘤原发灶被切除后,仍有较高的肝转移风险,且术前血清AFP水平与患者预后无关,而术后监测血清AFP水平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及术后肝转移,此外,早期行胃癌根治术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普通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85例患者。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机器人组)的患者87例,行传统开放手术(传统手术组)的患者98例,随访资料截取至术后3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率、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3月术区感觉、术后3月美容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肿瘤直径、性别、体重指数、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天数、引流液总量、神经损伤率、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72 h疼痛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较传统手术组在年龄[(38.60±10.00) vs (45.95±10.79)岁]、手术时间[(178.80±43.58) vs (136.19±43.22)min]、术中出血量[(27.01±21.81) vs (36.84±30.31)mL]、甲状旁腺损伤率(26.44% vs 42.86%)、术后24 h疼痛评分[(3.33±0.58) vs (4.47±0.68)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1.62±0.58) vs (2.19±0.73)分]、术后3月颈部感觉异常率(3.45% vs 11.22%)、术后3月美容评分[(8.60±1.08) vs (5.39±1.12)分]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腋窝-双侧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切除术在一定条件下是安全有效的,在降低术中出血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率上可能更具有优势,并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低、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背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癌根治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目前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6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病灶血供、有无被膜侵犯、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使用纳米碳、是否甲状旁腺误切、术前和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血钙水平。 结果 166例患者中,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28.31%(47/166),其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21.68%(36/166),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6.63%(11/166)。甲状旁腺功能正常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被膜侵犯、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范围、是否使用纳米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042,95%CI(1.003,1.083)〕、有被膜侵犯〔OR=2.825,95%CI(1.198,6.659)〕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P<0.0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式〔OR=0.278,95%CI(0.089,0.868)〕、使用纳米碳〔OR=0.374,95%CI(0.144,0.970)〕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年龄的增长以及被膜侵犯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式、使用纳米碳有助于降低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产甲胎蛋白胃癌(AFPG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被认为是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且极易发生转移,以至于对其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差。目前,治疗的手段以及监测的指标对该病效果有限,而VEGF、HER2、AFP、GPC3、SALL4相关基因与肿瘤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能合理地指导AFPGC的治疗与预后,将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将对产甲胎蛋白胃癌治疗及预后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