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伤性鼓膜穿孔属于耳鼻喉科常见急诊病种.由于鼓膜的再生能力较强,传统采取自然干燥方法,观察4周仍然不愈者才考虑行鼓膜修补术.实践证明,早期干预能够提高穿孔治愈率.本科在耳内镜和显微镜下利用鸡蛋内膜贴补方法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效果良好且可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1年6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125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39例;年龄13 ~60岁;均为单侧耳,左耳110例、右耳15例;均为紧张部穿孔,无听骨链中断、固定和其他中耳疾病;就诊时间为伤后2h~2周.按穿孔大小分为3度[1]:小型穿孔(穿孔直径<3mm)13例、中型穿孔(穿孔直径为3~5mm)85例、大型穿孔(穿孔直径>5 mm)27例.  相似文献   
2.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转录后调控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年来其成为功能基因组学、微生物学、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领域研究的热点,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沉默方法,其中尤以非编码RNA中的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与微小RNA(microRNA)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RNAi技术的发展、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哺乳动物嗅上皮内衰老和受损伤的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以凋亡的方式被机体清除,ORNs凋亡的发生、发展是在基因精确调控下通过两条信号转导途径来完成的.与凋亡相伴行的足ORNs的再生,二者的平衡确保了嗅上皮层ORNs的新旧更替和嗅觉功能的维持.本文通过复习ORNs凋亡和再生的相关文献,阐述ORNs的损伤因素及其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与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9岁,发现左耳后肿物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1年2月就诊我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耳后有一花生米大小肿块,2个月前自觉耳后肿物迅速增大。既往体健,有吸烟、饮酒史10年,无家族遗传病、传染病等疾病史。入院查  相似文献   
5.
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960,P=0.000).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嗅神经离断侧再生嗅黏膜表达Olr1493基因受体的细胞逐渐增多,至第6周时基本和对照侧一致,分别为(417.8±32.4)个和(445.3±10.0)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00,P=0.060).结论 大鼠嗅神经离断后再生嗅感觉神经元及其受体数量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表达位置亦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咽侧壁分层缝合(SSLPW)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咽侧壁成形术(LP)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21例重度OSAHS患者(LP组)和行SSLPW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的39例重度OSAHS患者(SSLPW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果:LP组患者治愈1例(5%),显效19例(90%),有效1例(5%),无效0例,手术成功率为95.2%(20/21);SSLPW组患者治愈2例(5.1%),显效33例(84.6%),有效4例(10.3%),无效0例,手术成功率为89.7%(35/39);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随访未出现鼻咽部反流及吞咽困难。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AHI和ESS评分降低(P<0.05),LSaO2升高(P<0.05)。结论:SSLPW联合软腭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后患者AHI、LSaO2及ESS评分均改善明显,其可以作为治疗重度OSAHS患者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行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治疗轻中度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治愈8例(22.9%),显效22例(62.7%),有效5例(14.3%),无效0例。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术前(18.6±7.5)、术后(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术前(78.4±6.1)%、术后(8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术前(11.6±2.5)、术后(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随访未出现反流、吞咽困难等症状。结论 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后患者AHI、LSaO2及ESS指标均改善明显,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可以作为轻中度OSAHS患者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治疗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行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治疗轻中度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治愈8例(22.9%),显效22例(62.7%),有效5例(14.3%),无效0例。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术前(18.6±7.5)、术后(8.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术前(78.4±6.1)%、术后(8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 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术前(11.6±2.5)、术后(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随访未出现反流、吞咽困难等症状。结论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后患者AHI、LSaO2及ESS指标均改善明显,一期多平面微创手术可以作为轻中度OSAHS患者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联合Reposes系统舌根悬吊治疗伴有舌后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0年7月~2012年12月行UPPP联合 Reposes 系统舌根悬吊治疗的14例伴有舌后坠 OSAHS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例(21.4%)、显效10例(71.4%)、有效1例(7.1%)。术前平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为50.7±19.4,术后平均AHI 为8.1±4.5(P<0.05);术前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为66.6%±7.7%,术后平均LSaO2为78.6%±7.4%(P<0.05);术前Epworth 嗜睡量表(ESS)平均评分为(16.9±1.8)分,术后ESS平均评分为(8.3±2.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观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随访,未出现反流、吞咽及说话困难。结论 UPPP联合Reposes系统舌根悬吊治疗后,患者AHI、LSaO2及ESS指标均改善明显,该联合术式可作为治疗伴有舌后坠OSAHS的一个选择。(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15:13-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