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于2009年2月-2010年6月对山东省7家省、市级中医医院的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填写临床信息采集表,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最重要的证候要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舌质暗红或瘀斑、舌底脉络迂曲的构成比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体力劳动、气短、心慌、腰膝酸软、休息的构成比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含有气虚证素覆盖病例分别为84.0%、53.2%,含有血瘀证素为84.3%、100%,含有痰浊证素为22.8%、11.8%,含有肝气郁滞或肝气不舒证素为16.0%、27.6%,含有阳虚证素为14.8%、29.9%,寒凝致病只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体现。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气滞、寒凝、阳虚等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脉逐瘀颗粒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我院心脏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OSAHS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PAP组、中药+CPAP组,每组30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赋分、OSAHS治疗效果、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CPAP组、中药+CPAP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CPAP组、中药+CPAP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CPAP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CPA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PAP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疾病认知程度(DP)方面评分较高(P<0.05);与CPAP组比较,中药+CPAP组PL、AS、治疗满意程度(TS)方面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CPAP组、中药+C...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合并心肌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两组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CP)、型胶原(P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ox-LDL、ET、PCP、PC及TGF-β1水平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ox-LDL、ET、P CP、PC、TGF-β1及NO水平与西药组比较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能调整血脂、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心肌胶原含量,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逆转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14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长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BNP(1 058.72±575.62) ng·L-1,IL-6(6.88±0.91) ng·L-1,TNF-α(251.54±52.72) ng·L-1,PTX-3(3.16±0.60) μg·L-1]均较对照组[(1 542.26±732.18) ng·L-1,(9.63±1.25) ng·L-1,(283.24±48.58) ng·L-1,(3.40±0.56) μg·L-1]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LVED,LVEF均较治疗前好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活血汤可以显著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TNF-α,IL-6,BNP,PTX-3水平,抑制免疫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大鼠的额颞叶皮质、海马及纹状体中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讨PGRN对脑缺血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SPF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group)和实验组(MCAO group)。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1 h,然后再灌注30 min、2 h、12 h、24 h模型,以缺血侧为实验组(ipsilateral group),其对侧为对照组(contralateral group)。假手术组为处理对照。用TTC染色法观察缺血梗死体积。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GRN的细胞定位及其表达变化。结果 TTC染色表明,脑缺血区域呈现白色,而对照无缺血区为红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GRN在神经元中大量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几乎无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后2 h大鼠脑额颞叶皮质的缺血侧与非缺血侧PGRN含量均显著上调。在海马区缺血再灌注能瞬间降低PGRN水平,随着时间延长PGRN表达水平在24 h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皮质和海马相比,纹状体在短时间再灌注后PGRN具有较高的表达,特别是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能显著影响PGRN在大鼠脑缺血区及半暗带区的水平,提示PGRN可能参与缺血后脑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为主的补肾活血汤,疗程4周。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脑钠肽(BNP)浓度、行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优于对照组的78.1%(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EDD、BNP、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在分析胚胎停止发育(以下简称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应用,探讨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导致胚胎停育与胎儿性别、患者年龄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24例临床诊断为胚胎停育患者的流产绒毛组织,采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与胎儿性别及患者年龄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24例胚胎停育患者中,检出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共68例(20.99%),其中常染色体三体33例(13-三体12例、18-三体6例、21-三体15例),常染色体缺失3例(13-单体1例、21-单体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2例(45-XO 15例、47-XXY 13例、47-XXX 1例、47-XYY 3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与染色体数目正常组间的胎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绒毛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平均年龄(32±6)岁]、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34±7)岁]、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组[平均年龄(28±6)岁] 3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PA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检测手段,用于检测胚胎停育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胚胎停育与胎儿的性别无关,但与患者的年龄有关,胚胎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组的孕妇年龄大于染色体数目正常组及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治疗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尿激酶溶栓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1%,显效率37.8%,有效率5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显效率23.3%,有效率40.0%。两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心室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合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保护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卢英红 《中外医疗》2008,27(23):81-81
目的 对前列地尔和左卡尼汀改善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对68例PDC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及转换酶抑翻剂等常规治疗,均分为两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150mL+前列地尔100 μg静注,每日1次;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1g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治疗3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2%和94.1%.B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5.3%和97.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经前列地尔或左卡尼汀治疗,对心功能能明显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