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M1治疗61例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GM1治疗急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30例急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应用GM1组(61例)为治疗组,未用GM1组(6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GM1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NDS(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ADL(日常生活量表),并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DS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4周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2周与4周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GM1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卢生芳  王培良 《上海医药》2005,26(6):282-283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卒中(脑出血和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30例急性脑卒中病例分成两组,应用神经节苷脂组(61例)为治疗组,不用神经节苷脂组(6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神经节苷脂外,两组治疗基本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和日常生活量表(ADL)的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NDS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4周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中治疗前与治疗2周、4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2周与4周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病人应用神经节苷脂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李宝勤,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中医科主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先后师从钱伯文、刘嘉湘等名老中医,擅长运用经方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顽症,屡见奇效。兹举其治疗肿瘤患者伴杂病顽固性发病医案6则,以飨同道。1奔豚气患者,女,73岁,2015年3月17日初诊。肺癌术后1年,术后化疗8次。因反复自觉下腹部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管双输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宝山区罗店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采用双管双输法补充血容量)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补充血容量)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p H值及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结果试验组输血量为(685.2±85.0)ml/h、对照组输血量为(456.8±64.0)ml/h,试验组单位时间输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MAP、SB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和4 h后,试验组的HR低于对照组,MAP、SBP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pO_2、PaO_2、Pa CO_2、p 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和4 h后,试验组和对照组Pa CO_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_2、PaO_2、p 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愈率95.00%与对照组的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双输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救治中能较快纠正患者的循环功能障碍、改善其血气水平,但是对于患者临床死亡率的降低在本研究中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HS),由Tolosa“‘和Hunt“。等首先报道。国内自1979年来有少量报道。现将我院自1993年至今所收治的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共11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6例。发病年龄41~73岁,其中40~SO岁《例,50~60岁1例,60~7O岁2例,70岁以上4例。头痛与眼部症状出现时间:先痛后麻痹7例(时间l~15天不等,其中第一周5例,第H周2例),同时出现3例,先麻痹后疼痛1例,且间隔时间24天。发病季节:一月1例,H月1例,三月2例,四月2例,六月2例,八月1例,九月1例,十月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正常人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内皮素 (E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 ,探讨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NO ,酶促反应法测血浆NOS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和SOD。结果 :脑梗死组 (A组 )、脑出血组 (B组 )、非中风组 (C组 )和正常对照组 (D组 )结果显示 ,与D组比较 ,A组、B组均有NO显著降低 (P <0 .0 1) ,ET明显增高 (P <0 .0 1) ,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OD在A、B组中明显增高 (P <0 .0 1) ,尤以B组显著增高 ;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NO、ET、SOD可能促进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含量高低可能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 ,为今后临床上有效的ET抑制剂、ET受体拮抗剂、清除自由基有效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就诊的41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9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通过简化方法测量其踝臂指数,同时收集相关资料。运用SPSS14.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例组ABI〈0.9有33例,对照组0例,病例组ABI中值是1.0300,四分位距0.16;对照组ABI中值是1.1565,四分位距0.1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与ABI〈0.9(OR=3.364,CI:2.607~4.339,P〈0.001)、年龄(OR=3.218,CI:2.512~4.123,P〈0.001)、高血压(OR=20.918,CI:11.747~37.249,P〈0.001)、糖尿病(OR=4.340,CI:1.948—9.669,P〈0.001)、心脏病(0R=2.539,CI:1.408—4.579,P=0.002)、肥胖(OR=4.324,CI:1.536—12.174,P:0.006)、酗酒(OR=0.498,CI:0.255~0.973,P=0.041)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与高血压(OR=11.332,CI:5.941~21.613,P〈0.001)、年龄(0R=2.519,CI:1.852~3.425,P〈0.001)、ABI〈0.9(0R=0.020,CI:0.002—0.186,JP〈0.001)、肥胖(P=0.007,OR:5.967,CI:1.641~21.692)、糖尿病(OR=2.515,CI:0.984~6.431,P=0.054)相关。结论简化方法测得ABI〈0.9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ABI〈0.9、年龄、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IU 皮下注射,1次/d。两组均7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血 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血气分析及血 D-二聚体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有较高临床价值,监测血 D-二聚体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对其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索。方法:纳入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1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各类中医证候进行提取与判识,并确定其证型。结果: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中医证型可分为6类,其中气血亏虚证最为常见,肺气亏虚证次之,阴虚内热证、肝郁气滞证、瘀血内阻证、脾肾亏虚证再次之。结论: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的基本中医证型与中医传统理论"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间质性肺病为首发表现的皮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以间质性肺病为首发表现的皮肌炎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3例治疗后肌痛、乏力、呼吸困难较前明显好转,肌酶降至正常。结论:对于有呼吸道症状、关节疼痛、补体下降者,尤其是胸部CT有间质性肺病者,要注意查肌酶、肌电图、肌活检等排除皮肌炎;临床诊断皮肌炎时,应警惕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