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9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524篇
耳鼻咽喉   244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84篇
基础医学   610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2109篇
内科学   866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538篇
特种医学   3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877篇
综合类   3599篇
预防医学   1234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522篇
  17篇
中国医学   1122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649篇
  2011年   708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691篇
  2008年   680篇
  2007年   682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614篇
  2003年   550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21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患者证候与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三个中心的AE-IPF患者76例,其中痰热壅肺证26例、痰浊阻肺证50例,并纳入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测定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分析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AE-IPF患者血清CCL18、HMGB1、KL-6、MMP-7、SP-A和SP-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CCL18、HMGB1、KL-6、MMP-7和SP-D水平在痰热壅肺证和痰浊阻肺证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SP-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清SP-A与AE-IPF证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SP-A的浓度升高,与痰热壅肺证关系越密切,反之,血清SP-A浓度降低,则与痰浊阻肺证关系越密切。AE-IPF痰热壅肺证患者的预后可能较痰浊阻肺证患者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7-2018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某高校大一年级2 786名学生完成儿童期创伤问卷、状态特质抑郁问卷、自动思维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积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负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2,0.43,0.14,-0.33,P值均<0.05)。自动思维中介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Bootstrapping法的95%CI为0.03~0.06)。消极应对分别调节了儿童期创伤与自动思维和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创伤影响抑郁特质,其关系受到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为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其中10%的LTBI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1]。 LTBI感染者体内的Mtb通常以休眠菌的形式存在巨噬细胞内,通过改变自身特征和代谢途径适应宿主体内环境长期存活于人体内。休眠的Mtb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被激活、增殖、播散,最终发展为活动性结核[2]。潜伏感染不是简单的细菌暂停生长状态,而是与宿主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至少有3个系统参与其中:休眠调节系统、Mtb再激活系统、毒素-抗毒素系统( toxin-antitoxin system, TAS)[3]。潜伏感染相关抗原的发现为潜伏感染诊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及广阔的应用潜力。现将 Mtb潜伏感染相关抗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特性及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hMSCs移植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方法鉴定hMSCs表面HLA-ABC、HLA-DR、CD80、CD86分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含量;RT-PCR检测HLA-ABC、HLA-DR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及 CCK-8比色法规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DNA复合物导入hMSCs进行大鼠脑内移植,观察hMSCs在脑内的存活情况。结果 hMSCs表面少量表达HLA-ABC分子,不表达 HLA-DR、CD80、CD86分子;有少量HLA-ABC mRNA基因片断存在,未发现HLA-DR mRNA基因片断;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试验没有发现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大鼠脑内移植hMSCs一个月后仍可见有细胞存活。结论 hMSCs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取肘后内侧切口,尺神经常规前置,尺神经沟置针与桡侧克氏针交叉固定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46例病人随访1 a以上,肘关节功能优良,其中1例轻度肘内翻畸形,无继发性尺神经伤.[结论]此方法一期解决骨折复位固定并避免术后并发症,创伤小,患者易接受,适合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锐劲特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国鑫  卢中秋 《医学综述》2006,12(19):1185-1186
锐劲特(regent)是一种中等毒性杀虫剂,其杀虫机制能可是由于与中枢神经系统细胞膜上的γ-GABA受体结合后阻断氯离子通道,破坏了γ-GABA的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导致中枢兴奋症状,人过量接触该农药后也可出现抽搐等中枢兴奋症状,并可出现胃肠道症状;目前无特效的锐劲特急性中毒解毒药,只能对症治疗,苯二氮卓艹类和(或)苯巴比妥类药物可拮抗中枢兴奋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用24只SD大鼠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加GDNF组(实验组),应用Hochess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凋亡指数;手术后应用行为学(BBB评分)观察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后1、2周实验组凋亡指数(10.86±0.99、14.32±1.27)较对照组(13.85±1.54、16.4l±1.28)降低(P<0.01);伤后6周BBB评分实验组(5.30±0.5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周BBB评分实验组(5.30±0.5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N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进展性卒中与脑动脉狭窄的脑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与同期收治的31例完全性脑梗死患者比较,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 (或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分析进展性脑梗死的影像特点及其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分水岭脑硬死或侧脑室体旁梗死发生率72.4%(21/29)及脑动脉狭窄发生率75.86%(22/29)均明显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22.6%(7/31),35.48%(11/31)。进展性脑梗死组中重度狭窄发生率为55.17%(16/29),高于完全性脑硬死组的12.90%(4/31)。溃疡性斑块发生率在进展性脑梗死组48.28%(14/29)高于完全性脑梗死组16.13%(5/31)。结论中重度脑动脉狭窄及溃疡是进展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早期检查及处理脑动态狭窄以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影响人的记忆的因素很多,近来来人们在单一因素对记忆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有关记忆的多因素综合影响在国内尚无报道。我们设计了一个记忆的多因素影响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来我院疗养的军队疗养员,脑力劳动者占多数,年龄最少者45岁,最大者85岁。1.2 方法 使用许淑莲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并询问:(1)近5a来的睡眠情况;(2)近5a来每日学习和思考时间,即主动用脑时间;(3)近5a来的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