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76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25岁。右上肢起皮疹、脱屑,反复发作5年余。5年前右手小指外伤愈后不久,即在原创面起红斑、丘疹、脱屑,并沿小鱼际呈线状向上肢蔓延,微痒,夏重冬轻。近2年来,皮损数目增多,面积增大,向右腋下、右肩胛区扩散,同时右股内侧及右侧阴囊亦出现同样皮疹。...  相似文献   
2.
皮肤血管炎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遗传基因在皮肤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被阐明。综述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及遗传易感性等方面在皮肤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皮下T细胞淋巴瘤 (SubcutaneousT -celllymphoma)又名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Panniculitis -likeT -celllymphoma) ,临床少见 ,发生于上臂、锁骨上及上背部呈条索状或皮下斑块者更为罕见 ,现将所见 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男 ,18岁 ,因两上臂内侧条索状肿物 ,稍疼痛 3月余而来就诊 ,3月前 ,偶然发现两上臂内侧可触及到条索物 ,稍疼痛 ,其后又发现两锁骨上及左上背也有可触及的皮下肿块 ,无自觉症状。不发热 ,病后头发脱落增多 ,周身疲乏无力 ,食欲尚好。无家族史及外伤史 ,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临床特征 ,探寻有效的治疗对策 ,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 :对 80年代以来入住我院的新生儿硬肿症并MODS患儿 ,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90年代MODS患儿 ,两个器官受损发生率比 80年代高 ,4个和 4个以上器官受损发生率比 80年代低。 90年代的病死率 ( 9 5% )明显低于 80年代 ( 57 7% ) (P <0 .0 1)。结论 :密切观察新生儿硬肿症的相对稳定期及受累脏器功能失常的特征 ,不失时机地恰当改善循环 ,合理应用抗生素 ,进行代谢营养支持和器官功能支持是降低新生儿硬肿症并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提高治愈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鱼刺伤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的20例鱼刺伤肉芽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80%)患者发病前有外伤史且与水产品或水有接触,4例(20%)无明显诱因;所有患者皮损发生于上肢,17例患者单侧发病,3例双侧发病;临床表现以原发皮疹、浅表破溃或多发结节为主。20例患者病理组织检查者均提示感染性肉芽肿;TB-IGRA阳性率为70%。17例(85%)患者于治疗后6个月内痊愈,1例治疗10个月后痊愈,2例正在随访中。结论:本文中患者海分枝杆菌感染多与日常接触水产品有关;临床以单侧发病为主;TB-IGRA阳性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6.
皮肤卟啉病是血红素生物合成过程中因遗传缺陷或后天原因致使其中间产物-卟啉或卟啉前体的产生增多和排泄障碍,并在体内积聚而产生的一组以光敏性皮肤损害表现为主的疾病。临床少见。王见将我们遇到的2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细胞粘附分子ICAM-1、VCAM-1和ELAM-1在皮肤白细胞碎裂性和淋巴细胞性血管炎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型血管料的粘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角质形成细胞ICAM-1在淋巴细胞性血管炎(85.71%)表达明显高于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11.11%(P〈0.0001),ICAM-1、VCAM-1、ELAM-1在两型血管炎血管内皮中表达无区别(P值分别为1,0.068,0.46)。结论:无论在白细胞碎裂性还是淋巴细胞性血管炎、粘附分子表达均上调。两种血管炎粘附分子表达率的不同反应了局部细胞因子释放的不同,这对揭示血管炎发病机理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脓毒症、创伤、缺血再灌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栓形成中,血管炎症反应可表现为内皮细胞高渗透性,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机制是炎症刺激,如组胺、凝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中性粒细胞可导致细胞骨架收缩,内皮细胞间连接增宽,液体和蛋白的渗出增加。这种结构的变化起始于激动剂与受体的结合,启动了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通过激酶磷酸化过程等改变细胞间通透性。针对关键信号分子介导内皮骨架分解的研究,为改善炎症损伤时血管屏障功能提供了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济宁地区1996年~2000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回顾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 ,调查研究了济宁地区 1996年~ 2 0 0 0年住院分娩围产儿 2 3种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结果是 5年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6 4 78/万 ,前 5位顺位依次为中枢神经系统、面耳颈部、心血管系统、手足四肢、消化系统。加强全民健康教育 ,提高环境意识 ,做好婚前保健、优生保健和孕产期保健 ,开展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免疫荧光染色法在皮肤活检组织真菌染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组织病理和组织培养确诊的43例皮肤真菌病患者对其石蜡包埋切片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PAS染色。结果:43例皮肤真菌病中PAS染色阳性27例(62.8%),免疫荧光染色阳性30例(69.7%),免疫荧光染色法较PAS染色阳性率有所提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种方法均阴性患者5例,两种方法联合真菌检出阳性率为88.4%。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是提高皮肤活检组织中真菌检出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