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导致CRF的病因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也日益突出.现将我院1987~2000年住院的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者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采取联机血液透析滤过(HDF)后不同分子量物质的清除作用,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HDF组及HD组,分别采用联机HDF和HD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血磷(SP)、β2微球蛋白(β2-M)的清除作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HDF组与HD组比较,BUN、Cr、β2-M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机HDF可有效清除大、中、小分子物质,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尤其适合于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容易有透析并发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急性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临床急症,传统治疗方法(如洗胃、补液、利尿、解毒剂、拮抗剂等)主要依靠患者自身代谢与排泄,往往不能控制病情,且抢救时间长、起效慢、并发症多,中毒严重者可致脏器功能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血液灌流(HP)是临床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通过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出,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腹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腹水透出液PCT检测的临床意义,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行腹膜透析患者124例并进行分组,其中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组(A组)63例(其中两次感染者12例,可疑感染18例),非腹膜炎组(B组)61例,检测抗感染治疗前后血清PCT、腹水透出液白细胞(WBC)计数及腹水透出液PCT等指标。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2例(C组)作为对照。结果 A组抗感染治疗前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腹水透出液WBC计数及PCT水平亦明显高于B组(均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治疗后A、B、C三组血清PCT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腹水透出液WBC计数及PCT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两次感染者血清PCT及腹水透出液PCT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可疑感染组与感染组比较,血清PCT及腹水透出液PC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均高于B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可疑感染组与B组透出液WBC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均低于感染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腹水透出液PCT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对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早期判断有一定的帮助,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和无创性操作等优点,同时也可用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NS)经过治疗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但血尿和蛋白尿持续存在,检查发现有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卢冠解  冯炜  廖松 《广西医学》2002,24(5):714-715
我院 1994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 13例蜂螫伤致急性肾衰患者 ,经过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3例中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2 2~6 3岁 ,平均年龄 2 8 5岁。蜂螫伤后至就诊时间 15h~ 9d ,平均 5 5d ,住院天数 12~ 38d。毒蜂种类均为马蜂 ,伤口数 10~ 70处 ,头面部、颈、四肢尤多。1 2 临床表现 :13例伤后均有局部红肿、疼痛 ,1例有局部皮肤水泡。伤后即时至 4d内出现少尿 ,尿量0~ 2 0 0ml/d ,均有轻中度水肿 ,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 ,BUN2 3 8~ 77mmol/L ,C…  相似文献   
7.
空泡蝶鞍综合征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蝶鞍内,使垂体受压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MRI的临床应用,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确诊病例明显增多,该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在青年男性中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最佳固定方法,预防或减少因固定不良引起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70例血透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固定方法及效果。结果绕颈缚扎法比缝合法牢固,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绕颈缚扎法是固定颈内静脉导管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将本医院收治的2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B组则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高容量血液滤过模式在降低机体基础代谢率及耗氧量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可从一定程度上增加机体组织的氧供,改善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的各项相关指标;两种不同模式都可以通过过滤作用清除血液有害物质,高容量血液滤过模式的清除效果比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透析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机制.方法 将54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和常规血液透析组(HD).HD+ HP组行每周连续3次HD+ HP治疗;常规血液透析组(HD)行每周3次常规HD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浓度和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后,HD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善,而HD+HP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血PTH、β2-MG及SC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程度显著优于HD组(P<0.05),PTH和β2-MG与SCV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连续短期HD+ HP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