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药丹参药理作用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丹参药理作用新发展。方法 查阅了近年来的文献,探讨近年来丹参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结果 丹参的成分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两大类,丹参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浆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及促进血栓溶解作用。结论 丹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和开发必将促进药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及盐酸小檗碱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选择80例T2DM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40)及小檗碱治疗组(B组,n=40),同时选择体检健康的20例(C组,n=20)作为对照组。 A组给予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钙离子拮抗剂控制血压等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组的给药基础上联用盐酸小檗碱片(0.2mg,3次/d),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1)、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BG)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两组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升高,NO及SOD水平降低(P<0.01)。随访治疗3个月后,A组血清2h PBG、TC、TG、hs-CRP、MDA、ET-1水平比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NO、SOD水平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同期A组比较,B组变化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显著改善了T2DM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降低了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了血清NO水平及SOD活性,增加了NO合成,减少了NO破坏。可见盐酸小檗碱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与单用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单纯饮食加运动疗法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33例,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32例,1个疗程为12周。定期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FINS,2hPINS)和血脂。结果:治疗组FPG平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P值均〈0.01;两种药物对2hPBG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HbA1c均能显著降低,治疗组从(8.81±1.12)%降至(7.01±0.96)%(P〈0.01),对照组从(8.75±0.71)%降至(6.95±0.92)%(P〈0.01),两组比较HbA1c降低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2h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两组均有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的作用,对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糖尿病患者更适合选用。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降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于单用阿卡波糖,而且能很好地控制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4.
黄体酮联合口服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注黄体酮联合口服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机制。方法60例输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30例采用肌注黄体酮加口服尿石通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口服尿石通丸治疗,然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而对照组仅53.33%。结论肌注黄体酮加口服尿石通丸治疗输尿管结石方法简单、无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体内血清甲状腺激素异常情况及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CHF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12.5μg/d,疗程均为2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 T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清白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FT3的水平均增加,r T3、TNF-α、IL-6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T3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1±0.52)pmol/L比(3.12±0.36)pmol/L,P<0.05],LVEF增加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1±8.3)%比(29.6±8.5)%,P<0.05],TNF-α、IL-6的水平降低幅度亦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89±8.83)μg/L比(25.56±10.52)μg/L,(60.12±21.05)ng/L比(70.06±22.28)ng/L,均P<0.05]。结论 CHF患者体内血清甲状腺素功能处于较低水平,而细胞因子TNF-α、IL-6又处于较高的水平。左甲状腺素钠通过调控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起到防止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对CHF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4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幽门狭窄患者术后进行正规维持治疗,观察其预防溃疡复发的临床功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幽门狭窄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患者行溃疡穿孔灶菱形切除联合幽门成形术,术后给予相关药物维持治疗(甲氰米胍或泮托拉唑),胃肠功能恢复后,改为正规维持治疗,奥美拉唑20~40 mg/d,睡前一次服用,维持6个月;同时给予德诺(枸橼酸铋钾)240mg,每日2次,灭滴灵40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500 mg,每日2次,口服4周。对照组36例术后只给予相关药物维持治疗,并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无嗳气、反酸、腹胀、呕吐现象,均痊愈出院,半年常规复查胃镜,显示溃疡愈合,幽门通畅,且随访期间无溃疡症状复发者。治疗组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15±0.69)d和住院时间(5.89±1.12)d;而对照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85±1.06)d和住院时间(10.02±1.26)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规维持疗法能有效地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合并幽门狭窄术后对溃疡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DN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骨化三醇,两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两组患者体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Ca2+、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等指标,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25-(OH)D、Ca2+含量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APN、hs-CRP、24 h pro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DN患者体内1,25-二羟维生素D3明显缺乏,炎性因子水平较高,适量补充骨化三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清25-(OH)D、Ca2+水平,对胰岛具有保护作用,维持正常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岛素抵抗,并且能显著地降低患者体内APN、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药物与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使用药物能够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医药科学日新月异,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处方用药也日见复杂,多药并用目前已成为医疗实践中的发展倾向,目的在于借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然而有时却往往适得其反,药源性疾病常因不合理合并用药而经常发生。据国外报道药物反生率有时竟可高达81.4%(在同时用6种或更多药物的情况下),这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一般说来,目前在用药中往往存在下列情况:①认为药物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6—2009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36例藻酸双酯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藻酸双酯钠注射液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是对机体全身性的损害,且以过敏反应为主。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藻酸双酯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