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徐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孕前保健工作思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方法 对随机选择社区408对待孕夫妇作相关知识宣传、健康检查与危险因素筛查.结果 待孕夫妇对孕前健康饮食、健康行为、健康环境等知识匮乏.渴望生育健康婴儿、了解优生的知识强烈.结论 提高待孕夫妇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危险因素,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沙市6~12岁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湖南长沙市3个区10所小学1404名6~12岁儿童的血压、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类型、体质量指数(BMI)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早产儿、父亲生育年龄、母亲生育年龄、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父亲BMI指数、母亲BMI指数、父亲高血压、母亲高血压、家族高血压史,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诊断标准采用ESC/ESH指南。结果长沙市1408名儿童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共检出180例,占比12.8%,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SBP及DBP诊断临界点逐渐上升,Logistic分析显示超重儿童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儿童的1.844倍,95%CI:1.049~4.659,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儿童的3.629倍,95%CI:1.487~9.116,P<0.05;超重儿童高血压前期发病率是正常儿童的1.697倍,95%CI:1.014~4.087,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病率是正常儿童的3.225倍,95%CI:1.224~7.468,P<0.05。结论长沙市6~12岁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6.0%,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为6.8%,超重及肥胖是影响儿童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发病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述筋膜下脱式子宫全切对术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60例采用筋古脱袖式子宫全切术患跟踪随访5年,每年1次,随访其心理及生理变化。结果 该术式因不处理主韧带,骶韧带,不缩短阴道,对患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筋膜下脱袖式子宫全切术对保障患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推荐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4.
深入我市及各区计划生育辅导站,通过科学的调查、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对照疾病的诊断标准,掌握目前我市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影响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为探索在流动人口中行之有效的生殖道感染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姚莉  王洪涛  刘军  殷玥  卜艳  马恒  郑强荪 《心功能杂志》2014,(3):254-258,264
目的探讨心肌线粒体去乙酰化酶SIRT3对急性缺血再灌注(I/R)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以24只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为实验对象,用24只野生型小鼠为对照,两种小鼠均随机各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及I/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rt=6)。采用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在体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于术中监测心电指标。取心肌组织检测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蛋白的表达和心肌内氧自由基(ROS)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对照小鼠相比,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心肌中SIRT3、MnSOD和Catalase蛋白表达的水平显著降低。心律失常评分的结果显示,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的假手术组即可观察到心律失常。SIR13基因敲除可导致小鼠心肌I/R所致心律失常显著加重(与野生型模型组相比,P〈0-05)。心肌I/R后,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心肌中ROS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野生型模型组小鼠(P〈0-05)。预先采用NAD+治疗,可显著提高野生型I/R小鼠心肌SIRT3的活性(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相比,P〈0-05),显著增加心肌MnSOD的活性,进而有效地抑制I/R小鼠心肌中ROS的水平,有效缓解I/R所致心律失常(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相比,均P〈0-05)。但是,SIR73基因敲除后,NAD+治疗引起的上述心肌保护作用基本消失。结论:心肌中SIRT3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加重心肌I/R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并促发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SIRT3正常活性的维持有助于对抗心肌I/R损伤(MI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卜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100-101
目的通过使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简称微管)人工流产与传统人工流产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人工流产在减轻受术者疼痛、术中出血及预防人流综合征等方面的作用。方法按实验组(使用微管人工流产)与对照组(传统人工流产)进行临床对比。结果实验组受术者术中痛苦明显减轻,出血少,耐受性好,而对照组则痛感明显,耐受性差。结论使用微管人工流产,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受术者痛感明显减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效的预防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姚莉  王洪涛  刘军  殷玥  卜艳  马恒  郑强荪 《心脏杂志》2014,26(3):254-258
目的:探讨心肌线粒体去乙酰化酶SIRT3对急性缺血再灌注(I/R)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以24只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为实验对象,用24只野生型小鼠为对照,两种小鼠均随机各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I/R模型组及I/R+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n=6)。采用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再灌注2 h建立在体大鼠急性心肌I/R模型,于术中监测心电指标。取心肌组织检测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蛋白的表达和心肌内氧自由基(ROS)的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对照小鼠相比,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心肌中SIRT3、MnSOD和Catalase蛋白表达的水平显著降低。心律失常评分的结果显示,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的假手术组即可观察到心律失常。SIRT3基因敲除可导致小鼠心肌I/R所致心律失常显著加重(与野生型模型组相比,P<0.05)。心肌I/R后,SIRT3基因敲除型小鼠心肌中ROS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野生型模型组小鼠(P<0.05)。预先采用NAD+治疗,可显著提高野生型I/R小鼠心肌SIRT3的活性(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相比,P<0.05),显著增加心肌MnSOD的活性,进而有效地抑制I/R小鼠心肌中ROS的水平,有效缓解I/R所致心律失常(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相比,均P<0.05)。但是,SIRT3基因敲除后,NAD+治疗引起的上述心肌保护作用基本消失。结论:心肌中SIRT3表达的降低可能是加重心肌I/R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并促发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SIRT3正常活性的维持有助于对抗心肌I/R损伤(MIR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Lin28A能影响细胞活动的多个方面,包括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体细胞的重编程、个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代谢及致癌作用等,而它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国内外均没有深入研究,其影响机制更未见报道。目的:探索Lin28A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经典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qRT-PCR检测Lin28A在该类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在成骨诱导不同时间的差异性表达;构建Lin28A过表达及干扰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牙周膜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qRT-PCR验证慢病毒转染后Lin28A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检测成骨诱导培养过程中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桥蛋白的表达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Western blot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和双荧光素酶结合实验验证与Lin28A有关的let-7家族成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成骨诱导培养差异表达Lin28A的牙周膜干细胞,测定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变化最明显的miRNA。结果与结论:(1)Lin28A富集在牙周膜干细胞的细胞核中,且在...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3~16岁病残儿童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患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士凌  卜艳 《中国校医》2003,17(6):495-496
目的 了解徐州市 3~ 16岁病残儿童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方法 对徐州市 ( 6县 5区 )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5月前申报、经医学专家鉴定并通过的 989例病残儿童中属遗传性和先天性疾病 85 8例的病历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占病残儿童的 86 .75 % ,共发现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 95种 ,其中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及其他可能与遗传有关的疾病分别占病例总数的 2 .11%、13.2 9%、6 7.0 0 %和17.6 0。 结论 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应加强优生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