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男  方莹  张芳芳  桑建忠 《浙江医学》2021,43(16):1729-1733
目的探讨IL-23在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调控Kupffer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Kupffer细胞,用佛波酯(PMA)、脂多糖(LPS)和重组人IFN-酌诱导其M1型极化,将Kupffer细胞分为IL-23+anti-IL-23组、IL-23组、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TNF-α、IL-6的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JAK1、p-JAK1、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将小鼠分为anti-IL-23组、IL-23组、模型组、对照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损伤;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iNOS、TNF-琢、IL-6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1c+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改变,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JAK1、p-JAK1、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L-23组中M1型细胞的比例为(12.05±1.32)%,而IL-23+anti-IL-23组中M1细胞的比例为(7.55±1.08)%,对照组中M1型细胞的比例为(8.32±1.32)%,IL-2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23组中iNOS、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L-23+anti-IL-23组中iNOS、TNF-琢、IL-6水平均明显低于IL-23组(均P<0.05)。IL-23组中JAK1、p-JAK1、STAT1以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IL-23+anti-IL-23组JAK1、p-JAK1、STAT1以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IL-23组(P<0.05)。对照组小鼠iNOS、TNF-α、IL-6水平较其余3组均为低(均P<0.05);而模型组iNOS、TNF-α、IL-6水平较IL-23组、anti-IL-23组均为低(P<0.05)。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未见CD11c+的表达,而模型组小鼠CD11c+表达明显,IL-23组小鼠CD11c+的表达较模型组增高。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无明显损伤或细胞炎症反应;而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IL-23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较模型组明显;而anti-IL-23组小鼠肝组织损伤较IL-23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IL-23组、模型组小鼠JAK1、p-JAK1、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较明显升高(均P<0.05);anti-IL-23组、IL-23组JAK1、p-JAK1、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23可以促进Kupffer细胞M1型极化,在急性肝损伤患者中发挥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ICR小鼠对常用致痫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以及戊四氮的差异性反应,为ICR品系小鼠用作常规癫痫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给予不同的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戊四氮)诱发急性痫性发作,在癫痫持续状态发作(SE)2h后终止,分别于造模后7 d采用Fluro-Jade B染色观察兴奋性神经元死亡和28 d后采用Timm染色检测苔藓纤维发芽状况,并于造模之日起录像监测自发性癫痫的发生。 结果:ICR小鼠经匹罗卡品和红藻氨酸给药后均能诱发出典型的SE,癫痫发作与大鼠和C57/BL6小鼠非常类似,给药后逐渐出现凝视、点头、面部及头部抽搐、全身肌阵挛、跌倒,大、小便失禁及流涎,最终发生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两者Timm染色均能观察到明显的苔藓纤维发芽(P<0.001),且均观测到自发性癫痫的发生,发生几率分别为57.1%和35.7%;戊四氮则表现为间断式的SE,且未见苔藓纤维发芽和自发性癫痫的发生。3种模型均未见明显神经元细胞死亡。 结论:ICR品系小鼠能诱发出与大鼠C57/BL6小鼠类似的癫痫,其中匹罗卡品和红藻氨酸模型是理想的慢性颞叶癫痫模型。ICR品系小鼠作为既经济又有效的模型动物,可常规用于药物筛选和癫痫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