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均钧  华燕艳 《中国药房》2015,(9):1205-1207
目的:比较右旋糖酐铁与蔗糖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均分为右旋糖酐铁组和蔗糖铁组。所有患者均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给予抗溃疡、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右旋糖酐铁组患者给予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00 mg,深部肌肉注射,每周3次;蔗糖铁注射液组患者给予蔗糖铁注射液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静脉滴注,每周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术后恢复情况(感染例数、平均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术后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蔗糖铁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右旋糖酐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铁、蔗糖铁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缺铁性贫血的疗效相当,但蔗糖铁的安全性优于右旋糖酐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食管癌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动脉插管化疗治疗食管癌30例徐同株华燕艳缪建华我们于1990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食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治疗晚期食管癌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年龄50~82岁。所有病例均有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华燕艳 《肿瘤药学》2011,(5):462-463,46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并对其在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就诊的46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介入治疗,药物选择为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5-氟尿嘧啶等,其中38例进行超液化碘油栓塞,与31例采用化学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46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9例,进展7例,无变化11例。结论乳腺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应作为乳腺癌肝转移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华燕艳  钱斌 《广东医学》2012,33(5):672-674
目的分析中晚期肝癌患者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为介入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35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观察直接参与肿瘤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及分布情况。结果 351例肝癌患者中63例(17.9%)变异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变异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4例(6.3%),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46例(73.0%),起源于肝总动脉1例(1.6%),起源于腹腔干6例(9.5%),起源于腹主动脉3例(4.8%),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4.8%)。结论直接参与肝癌瘤体供血的变异动脉起源、分布有一定特点。肝右叶肿瘤直接供血的变异动脉常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叶肿瘤直接供血的变异动脉常起源于胃左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含奥沙利铂方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37例患者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以及临床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接受TACE治疗。动脉灌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130mg/m,替加氟15~20mg/kg,肿瘤血管栓塞药物为吡柔比星25~40mg/m+10~20ml进口超液态碘化油乳化剂,部分患者加用明胶海绵栓塞。间隔4~6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AFP、CT或MRI。疗效和不良反应分别按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和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结果 全组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至少1次TACE治疗并可评价疗效,获CR3例(8.1%),PR20例(54.0%),NC12例(32.4%),PD2例(5.4%),有效率为62.2%(23/37),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2天(95%CI:89~174天)。37例患者治疗1疗程后肝区疼痛、食欲不振、腹水、黄疸改善率分别为97.1%、86.5%、100.0%和57.1%。。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为主),大部分均为1~2级,仅5例发生1级神经毒性。结论 含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T、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肝癌肝动脉栓塞术(TAE)后残存血供及后续治疗方案的评估作用。方法:对30例接受TAE的肝癌患者行超声造影、CT、DSA检查,对照结果。并对25例有残存血供者再次TAE后的碘油沉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0例中,5例三项检查均提示病灶灭活完全,无残留血供。19例三项检查均显示病灶残存血供丰富,再次TAE碘油沉积良好。6例CT显示病灶灭活,无血供,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局部残存少量血供,DSA造影结果与超声造影相符,再次TAE碘油沉积不良。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癌TAE后病灶残存血供的显示较CT更敏感、准确,与DSA相仿,且操作简便、无创。TAE后病灶的碘油沉积情况与血供相关,对于灭活不全但血供不丰富者,应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20例接受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回顾性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的变化,以及联合介入化疗后的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术后两周,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四周,9例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本组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个月,半年及一年生存率分别为60%及35%。结论对于无法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金属胆道支架植入联合介入化疗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碘125粒子植入治疗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肠癌术后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肠癌术后肺转移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碘125粒子植入组(A组,20例)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1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局部控制率、生存期及术后并发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A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与B组的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1.131, P=0.440),两组第1、3、6、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均达到8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A组肺转移瘤的反复治疗次数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0.58)次vs.(1.69±0.48)次,t=3.729,P=0.001];治疗后随访,B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的损伤程度较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性肺炎分级较高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13,95%CI:1.013~4.834,P=0.046)。 结论: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比,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以短时间内反复应用,肺组织的放射性反应轻微,治疗肺转移瘤安全、高效,临床应用限制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