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在过去的30年里随着经济的巨大进步,工业化水平的逐年提升导致了意外伤害事故也随之增加,中国每年因创伤死亡人数超过400 000,是继恶性肿瘤和心、脑、呼吸道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是青壮年死亡的首要原因[1],同时创伤已成为和平时期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对于创伤急救体系的建设仍然处于起始阶段,投入还相当不足,也没有特定的政府机构来协同处理创伤急救相关问题,如决策的制定、急救基金的设立、急救的立法、创伤急救系统的建立、创伤医师的再教育和认证等[2]。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创伤急救系统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比较完善[2],而我国创伤急救系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近年来姜保国教授团队也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伤救治模式,但尚未形成规模,还处于试行与推广阶段。创伤救治体系从评价医疗服务质量角度分析,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大急救体系:即美英模式和德法模式。前者的特点是“将患者带往医院”,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把伤员安全转运至医院再行有效治疗;后者则是“将医院送至患者身边”,强调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场进行救治,再转运患者至医院继续治疗[3]。目前采用美英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日本、新西兰、菲律宾、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英国;采用德法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有奥地利、比利时、拉脱维亚、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典、瑞士、德国、法国。中国目前的创伤救治模式总体上介于两者之间,下面对两种模式的代表国家德国和美国进行分类介绍,并阐述我国当前救治现状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匡思杰  成宏  孙敬杰 《重庆医学》2023,(9):1399-1407
目的 鉴定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肿瘤特征,探究酸敏感离子通道3(ACCN3)和过氧化物酶样蛋白(PXDNL)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和Cox回归分析评估不同肿瘤特征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鉴定与肿瘤特征相关性最高的基因模块,寻找与缺氧有关的关键基因(Hub基因),利用细胞功能实验对所得到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14种肿瘤特征中,缺氧(P=0.002,coef=25.31)、血管生成(P<0.001,coef=19.71)、肿瘤干性(P=0.039,coef=11.78)、细胞周期(P=0.027,coef=0.43)、DNA损伤(P=0.014,coef=0.02)、DNA修复(P=0.016,coef=0.044)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明显相关。其中缺氧通路评分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有明显影响。针对缺氧有关的Hub基因进行分析,共得到4个Hub基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P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PTPRH)、ACCN3、PXDNL,其中ACCN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rography, SWE)联合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1,AKT1)对判断局部晚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C)效果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24例局部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NC治疗,记录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 pCR)率。比较不同疗效患者SWE参数和AKT1阳性率,分析影响pCR的相关因素,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短期预后。结果 124例患者中2例失访,122例入组,其中38例达到pCR,pCR率为31.15%。随访时间4~12个月,死亡40例,存活82例,1年生存率67.2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OR=0.614,95%CI=0.482~0.782,P<0.001)、弹性模量值(OR=0.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