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SiRNA-EGFR对人乳腺癌细胞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RT-PCR测定RNA干扰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DA-MB-453S、ZR-75和ZR-75-30后Hyase基因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SiRNA-EGFR作用于表达不同水平透明质酸酶的人乳腺癌细胞铢MDA-MB-231、MDA-MB-453S、ZR.75.30和ZR-75后能明显抑制其乳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iRNA-EGFR作用于人乳腺癌细胞后能特异性抑制EGFR的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RNAi)技术是否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MDA-MB-453S、ZR-75-30、ZR-75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以及抑制EGFR基因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 (1)建立检测EGFR数量的方法,测定MDA-MB231、MDA-MB-453S、ZR-75-30、ZR-75细胞株EGFR的表达.(2)观察dsRNA-EGFR/Lipofectamine 2000对EGFR表达的抑制作用.(3)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采用ELISA法观察抑制EGFR表达后,MDA-MB231,MDA-MB-453S、ZR-75-30、ZR-75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结果 MDA-MB231、MDA-MB-453S、ZR-75-30、ZR-75细胞株存在EGFR高表达.转染dsRNA-EGFR后可将MDA-MB231、MDA-MB-453S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提高约4倍.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dsRNA-EGFR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增加了17.48%,进入S期的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减少了19.20%.转染dsRNA-EGFR后可将ZR-75-30、ZR-75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提高约7倍.结论 (1)乳腺癌细胞株存在EGFR高表达.(2)dsRNA-EGFR可序列特异性下调乳腺癌细胞EGFR基因水平,显著降低EGFR蛋白表达.(3)dsRNA-EGFR通过抑制EGFR表达可显著抑制细胞增生和细胞迁移,降低配体EGF的含量,将更多的细胞阻滞在G0-G1期,增加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有效逆转乳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从而为乳腺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后产生的一种病理性疼痛综合症.尽管在感受信号及其中枢处理等神经生物学知识方面有所进展,但对其临床治疗尚不满意.由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和慢性过程,所以它是影响患者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脉冲射频用于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脉冲射频为主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本组共计疼痛科住院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0例,门诊患者30例,观察药物及脉冲射频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性质、患区遗留症状和睡眠质量.结果:患者主诉头面部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为主.激惹型42例,麻痹型18例,平均VAS评分为8.2分.药物组患者治疗后平均VAS评分为5.4分.经过加用2次脉冲射频治疗(2Hz,40℃,120s)平均VAS评分为3.3分.经过14-18个月的随访,脉冲射频组疗效稳定.结论:本组三叉神经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结果表明:加用脉冲射频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明显,效果比较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头面部疼痛疾病中最为剧烈的疼痛疾病之一。本文报道使用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及连续星状神经节注药(CSGB)对比药物治疗三叉神经区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本组40例患者,病程3个月~4年。使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使用改良HAMD评价抑郁程度;同时检查治疗前、后损伤区域红外热图。门诊(OP)组治疗方法:甲钴胺2 mg/日,神经妥乐平2~4片/日,加巴喷丁600~900 mg/日或普瑞巴林150~450 mg/日。住院(IP)组治疗方法:口服药同OP组,CSGB处方:0.1%罗哌卡因200 ml+神经妥乐平6 ml,连接PCA泵(ZBB-Ⅰ型,南通产),持续量0.5~1 ml/h,追加剂量0.5 ml/次,持续使用一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两周及随访一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患者主诉头面部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为主。两组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21.8±3.8分,平均VAS评分为7.8±1.6分。经过治疗后OP组和IP组患者平均VAS评分分别为5.4±1.2:3.2±0.8分,HAMD评分为18.5±3.1:11.2±2.1分;复发率为45%:20%;治疗前、后局部红外热图平均差值为:1.2~5.8℃。IP组经过14~18个月的随访,疗效相对稳定。对于复发患者则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结论:两组头面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初步结果表明:与OP组治疗结果比较,IP组加用CSGB方法安全,有效,能够快速控制剧烈疼痛,患区后遗症状大部分缓解。经过一年左右随访大部分患者效果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慢性手术后疼痛患者临床上并非罕见,主要是人们缺乏认识和经验,本文通过临床调查、分析疼痛的性质、特征和伴随症状,以期引起临床外科医师的关注和重视.方法:通过收集门诊和住院共计70例慢性手术后疼痛患者统计资料.分别记录疼痛种类、程度、性质、住院次数、手术次数、心理和行为变化、失望和无助感、工作质量、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体能状态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70例慢性手术后疼痛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8个月;疼痛性质以紧束样疼痛为主(50/70,71.44%);其次为烧灼样疼痛(11/70,15.71%),闪电样疼痛(5/70,7.14%)牵拉样疼痛(4/70,5.71%);平均住院次数为3.5次,平均就诊科室为5.8个,平均VAS评分为4.6分~7.8,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求医失望或无助感(65/70,92.8%)、睡眠障碍(64/70,91.4%)、体能和生活质量降低(53/70,75.71%).结论:本组慢性手术后疼痛患者疼痛性质以紧束样疼痛为主,盆腔手术以烧灼疼痛为主,大多数患者有不止一次的住院经历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睡眠障碍、无助感或求医无门的感觉.临床医师应该逐步关注慢性手术后疼痛患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7例直肠癌根治标本及其癌旁(2.0cm以内)相对正常粘膜的粘液分泌情况进行了粘液组织化学观察,全部标本均行集中HE、AB/PAS及HID/AB染色。结果表明,癌细胞有硫酸粘液和唾液酸粘液二种成份,其中以硫酸粘液为主者4例,以唾液酸粘液为主者6例,两种成分均有者12例;癌旁粘膜大多表现为唾液酸粘液成份增加,其中以唾液酸粘液为主者18例,以硫酸粘液为主者2例,二者比例相近者17例,癌旁粘膜组织学上无特异型增生特点,与相邻癌组织的粘膜分泌无平行关系。作者讨论了"移行粘膜"的病理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红外热图技术是绿色检查项目,本文报告带状疱疹及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周围神经损伤疼痛患者的红外热图表现.方法:本组共170例红外热像仪检查者,女性92例,男性78例,年龄23-76岁,其中急性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70例,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神经痛70例,另外30例为无临床症状的志愿检查者.重点观察患区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评价使用硬膜外PCA及臭氧-氧气介入治疗对于脊柱手术后慢性疼痛的治疗结果。方法:本组共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例。除了口服甲钴胺胶囊1mg,两次/日,鲁南贝特2片,两次/日,乐松60mg,两次/日外,A组使用持续硬膜外皮下隧道PCA技术(PCEA)治疗,B组使用PCEA 复合臭氧-氧气(30:70)介入治疗方法,使用处方为恩再适-0.1%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1.5~2.0ml/h,追加2ml/次,间隔时间为:15分钟。在使用PCEA5天后实施CT监护下臭氧-氧气介入治疗。观察指标包括VAS评分(静息痛、运动痛)、工作和生活能力、信心指数、睡眠和体能状态和HAMD评分。结果:本组共28例患者,绝大多数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VAS评分(静息痛、运动痛)明显降低,A组由治疗前的6.88和8.41分降低至2.46和4.40分;B组降低至1.45和2.68分;HAMD评分由治疗前的21.33分降低至12.91和10.31分;信心指数由治疗前的4.23分增加至6.90和8.87分;少数患者出现背部穿刺点疼痛和腹部不适、下肢乏力感觉。结论:初步的观察表明PCEA或PCEA复合臭氧-氧气介入治疗用于脊柱相关手术后慢性疼痛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患者大部分体征得到有效控制后出院。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周围神经受到病毒损伤后的疼痛疾病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疼痛科集中6年来调查、统计的临床病例结果.方法:2004年起使用神经痛表共统计门诊、住院及会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686例,主要观察疼痛程度和性质、临床类型、患区遗留症状和伴随症状.结果:患者主诉以自发性闪电样疼痛、刀割样疼痛、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和混合性疼痛为多见.平均VAS评分为6.8分.患者临床表现为4种类型的变化,分别为激惹型(57.14%)、麻痹型(22.16%)、整合型(17.93%)和无激惹型(2.77%).结论:本组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调查表明:大部分患者疼痛时间均超过3-6个月,最长达8年.疼痛程度为中、重度.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能力均明显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