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支气管扩张中的要点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表现并总结诊断要点。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多层螺旋CT均能清晰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并记录诊断要点。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性显示支气管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可望成为临床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菌性肝脓肿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率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穿刺细菌培养诊断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细菌性肝脓肿的CT和MRI表现,其中15例经CT平扫和增强检查,11例经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余4例同时经CT,MRI平扫检查和增强检查。结果共34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7例,多发病灶3例。增强CT 24个病灶脓肿壁表现为病灶边缘极轻或轻度环状强化,肝脓肿在MRI平扫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而在T1WI上表现在稍低信号。灌注成像上时间-信号曲线呈"速升-缓升"样变化,脓肿壁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渐进性强化。结论 CT、MRI影像能较好地显示细菌性肝脓肿的特征,若注意发现和抓住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MSCT)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PHC患者、肝良性占位患者、和健康者各80例、60例和60例作为PHC组、对照组和健康组。每组患者接受MSCT检测,并检测血清中AFP、NGAL水平。结果与健康组比较,PHC组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BF、AP、MTT显著升高而IRF To显著降低(P0.05)。PHC组织的BF、AP、MTT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占位组织而IRF To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良性占位组织(P0.05)。PHC组和对照组的AFP、NGAL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PHC组血清AFP、NGAL显著高于对照组。MSCT、AFP、NGAL单独检测PHC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MSCT、AFP、NGAL三种方法平行联合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PHC患者MSCT检测的BF、AP、MTT指标和血清AFP、NGAL显著升高,并且MSCT、AFP、NGAL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对PHC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在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8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CT组,每组90例。手术前,CT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联合组患者行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联合检查。将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在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介入过程中联合组给予MRI、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指导,CT组则给予16层螺旋CT扫描进行指导。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残留动脉区强化区评分、最大长径、最小短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不同影像下1、2、3年存活率,分析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18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联合组诊断符合率为98.89%(89/90),CT组诊断符合率为93.33%(84/90)。联合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准确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残留动脉区强化区评分、最长直径与C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介入治疗最小直径小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指导治疗后1、2、3年存活率均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MRI联合16层螺旋CT扫描用于肝癌诊断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且将其用于介入治疗中能获得更高的生存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的MRI表现、分型及损伤特点,以提高对盘状半月板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9年3月~2012年9月我院18例经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盘状半月板进行分型对照。结果:18例患者中单侧膝关节检查16例,双侧膝关节检查2例,其中外侧盘状半月板16例,内侧盘状半月板2例,其中板型12例、楔型4例、肥角型2例。结论: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半月板,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半月板的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半月板增厚、增宽,宽度大于15mm,轴位上类似圆盘状,易损伤、撕裂,MRI能很好地显示盘状半月板,能对盘状半月板定性诊断及分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盘状半月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青枝骨折、微细骨折的CT平扫以及三维成像进行综述,通过邻近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的间接征象进一步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