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压疮的分期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压疮的分期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6例患者的107处压疮按不同分期进行治疗及护理,根据压疮愈合情况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107处压疮中101处压疮痊愈,6处压疮好转。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掌握湿性愈合的治疗原则,是压疮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肖红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8):1008-101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食物经口腔、咽部、食管到达胃部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食物通过咽部困难,进食时呛咳、构音障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30% ~ 65% 有吞咽障碍,慢性期患者16%[1].吞咽障碍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脱水和吸入性肺炎.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压疮的分期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46例患者的107处压疮按不同分期进行治疗及护理,根据压疮愈合情况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107处压疮中101处压疮痊愈,6处压疮好转。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掌握湿性愈合的治疗原则,是压疮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收治的2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专科治疗及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包括体位护理、肢体功能训练、中医药物护理、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及饮食调护在内的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并在患者人院后第3天和住院40d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232例患者入院后第3天Barthel指数为(40.2±4.8)分,住院40d天后评定为(76.3±10.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改善。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使康复训练的效应叠加,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卒中单元是指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年人占多数,多伴有意识障碍,感觉、运动、认知障碍及精神异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常,潜在多种护理安全隐患,而病人的护理安全是保证治疗效果复和健康教育,被认为是目前脑卒中治疗最有效的方法[1] .卒中和日后生存质量的基础,笔者对卒中单元病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单元是一种多元医疗模式,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卒中病人以老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的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肖红  黄德燕 《全科护理》2012,(18):1653-165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93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病人实行预见性护理可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康复训练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脑卒中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及早、科学的康复训练能减轻患者的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在康复训练中,患者的心理状态能直接影响康复的进展成败,因此,脑卒中后康复训练中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评估并施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1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我科的112例脑卒中患者,经CT或MRI确诊为脑出血20例。脑梗死92例。女38 例,男74例,年龄为38-80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无严重的认知障碍,在我科进行早期康复治疗。2 主要心理问题2.1 抑郁。脑卒中患者体能缺陷导致活动受限而对前景悲  相似文献   
8.
刘肖红  苏家艳 《全科护理》2012,(20):1910-1911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城市中死亡顺位第一的疾病[1]。大多数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2,3],对脑卒中病人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