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新方法。方法:自2001年7月~2005年12月,对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行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早期胰周及腹腔液体积聚。结果:23例共穿刺置管44次,无1例行早期手术。结论:CT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应用于早期病人的治疗中以达到引流腹腔内渗液的目的,消除或减轻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可明显降低早期手术的概率,减少分期手术的可能性,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替罗非班(tirofiban)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2001~2004年我院共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2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寻静脉翻转后对引导神经再生的影响 ,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SD大鼠静脉段取出后 ,先将其内外翻转成一外膜在内 ,内膜在外的翻转静脉。然后再用此翻转静脉段桥接修复大鼠自体坐骨神经 10mm缺损 (IOVG)并与常规静脉桥接修复方法 (CVG)进行对比研究。术后 5个月 ,进行神经电生理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 :与CVG相比 ,IOVG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目、髓鞘厚度、纤维直径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结论 :翻转静脉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简单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28例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21例;年龄61~76岁,平均62.4岁;骨折椎体:T115例,T129例,L111例,L23例;既往手术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11例。手术方法:后路切除棘突、椎板,经侧方切除关节突、横突,部分切除椎体、骨水泥及上下椎间盘,神经减压,椎体间人工椎体固定,后路钉棒矫形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评价矫形效果;比较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脊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82.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96.2 mL。28例患者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9.8个月),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cobb角由术前的41.3°±10.3°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6.4°±2.5°,VAS评分由术前的(7.3±1.8)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5±1.0)分,JOA评分由术前的(8.4±2.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1.3±2.5)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椎体次全切治疗胸腰段椎体成形术椎再骨折,可一期进行骨水泥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回心草对冠心病患者血浆DD、vWF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回心草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缺血性心脏病思考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D—2聚体(DD)、血管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有效率分别为99.33%及73.33%。差异显著(P<0.05),同时,中西结合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明显(P<0.05)。DD、vWF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或0.01),不良反应少。结论:回心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明显,具有抗血管内血栓形成、减轻内皮细胞受损作用,是治疗该病具有广阔前景的中药。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血瘀证39例患者血浆DD、vWF改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血瘀证患者血浆D-2聚体(DD)、血管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实质。方法:选择冠心病血瘀证患者39例和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3l例,健康组2l例,观察比较各组DD、vWF的变化。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DD、vWF。高于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和健康者,从分子角度提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存在着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和内皮细胞受损,提示内皮细胞受损可能是血瘀证发生发展的损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刘继军  邝韶景  苏述平 《重庆医学》2015,(34):4847-484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治疗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23例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 23例中主诉单纯头痛者18例,单纯视力下降者1例,头痛并有眼部表现者2例,回吸性涕血者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蝶窦开放病变清除手术,所有病例临床症状缓解,治愈87.0%.结论 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和(或)MRI是蝶窦病变最佳检查方式,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是治疗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SOTLF)分型系统,并进行可信度检验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29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L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4例,女779例;年龄57~90岁[(71.4±6.3)岁]。骨密度T值为-5.0~-2.5 SD[(-3.1±-0.4)SD]。根据临床症状和骨折影像学特征,将ASOTLF分为4型:Ⅰ型(隐匿型)、Ⅱ型(压缩型)、Ⅲ型(爆裂型)和Ⅳ型(不稳定型),其中Ⅱ型分为ⅡA型、ⅡB型、ⅡC型3个亚型,Ⅲ型分为ⅢA型、ⅢB型2个亚型。其中Ⅰ型75例(5.8%),ⅡA型500例(38.7%),ⅡB型134例(10.4%),ⅡC型97例(7.5%),ⅢA型442例(34.2%),ⅢB型27例(2.1%),Ⅳ型18例(1.4%)。首先,对3名观察者共计3000次评估分型的可信度进行检测;其次,根据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Ⅰ型采用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Ⅱ型采用体位复位+PVP治疗,ⅢA型、ⅢB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Ⅳ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钉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总体患者及各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局部Cobb角及椎体后凸角(椎体角),并记录Framkel分级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43个月[(29.9±5.1)个月]。观察者间可信度平均总体κ值为0.83,观察者内可信度平均总体κ值为0.88。总体患者术前VAS、ODI分别为(5.8±0.7)分、72.5±6.6,术后1个月分别为(1.8±0.6)分和25.0±6.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0.6)分和19.5±6.2(P均<0.05)。总体患者术前Cobb角及椎体角分别为13(7,20)°和7(5,10)°,术后1个月分别为8(4,11)°和4(3,6)°,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5,12)°和5(4,8)°(P均<0.05)。各分型末次随访时VAS、ODI、Cobb角及椎体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1例Ⅳ型、5例ⅢB型患者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1例,D级5例,末次随访时均恢复为E级(P<0.05)。3例Ⅳ型、22例ⅢB型患者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给予椎管减压、椎体强化内固定术治疗后,末次随访时仅有3例患者存在浅感觉减退,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本研究提出了ASOTLF分型,其可信度较高。根据分型采用相应治疗方法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说明该分型对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策略. 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5例;年龄19 ~74岁,平均40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8例,C5.6 6例,C6.7 4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5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5例;同时伴关节突骨折或椎板骨折7例;术前脊髓损伤情况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10例,D级2例.19例骨折脱位处无椎间盘突出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绞锁复位的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未复位者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侧块钢板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同定术,1例C6.7骨折脱位者C6.7椎间盘突出并且位于上位椎体后侧,行C6椎体次全切除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均获复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4个月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除完全脊髓损伤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他患者脊髓损伤均至少有1级以上恢复:5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D级1例,10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6例、E级4例,2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颈椎前路、后前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类型、颅骨牵引复位与否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