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2例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502例患者好转所占比例最高(76.89%),其次是痊愈(14.34%),总体预后良好。2)分性别预后情况与总体预后一致。男女组间预后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33)。3)年龄<20岁组和年龄>80岁组100%好转;另三组好转率(约75%)及痊愈率相近(约14%),20~40岁组死亡率最低(2.50%);60~80岁组死亡率最高(7.44%)。各年龄段组间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30)。4)急性肝炎组预后最好;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痊愈率逐渐下降,未愈和死亡逐渐增多,尤其是重型肝炎组预后最差。不同临床类型组间预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无并发症组、1个并发症组、2个并发症组、3个及以上并发症组,痊愈率明显下降,未愈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不同并发症个数组间预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6)甲型肝炎组预后最好;重叠感染组、乙型肝炎组预后差。不同病毒型别组间预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502例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乙型和重叠感染的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顸后差一些,并发症个数越多预后越差,性别和年龄对疾病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阶段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10日-2010年1月18日实验室确诊的271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不同临床类型、疾病不同阶段CRP动态变化情况。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感染初期CRP较正常升高,且升高程度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更明显;CRP在治疗第3天即明显下降或接近正常,其动态改变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间无明显差异;有脏器功能损害者CRP较无脏器功能损害者明显升高;多个脏器损害CRP较单一脏器损害组明显升高。结论甲型H1N1流感CRP升高程度可间接反映其疾病严重程度和脏器功能损害多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不同临床类型及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本院确诊的27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类型、疾病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甲型H1N1流感患者CD3+ T、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病期均明显下降,且其下降程度随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CD4+%及CD4+/CD8+亦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有降低趋势,CD8+%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有增加趋势;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CD3+ T、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在确诊后第3天恢复正常,甲型H1N1流感重症、危重症患者CD3+ T、CD4+ T和CD8+ T淋巴细胞计数在确诊后第3天开始有下降趋势,在病毒转阴时恢复至基础水平,但未恢复至正常;CD4+%、CD8+%和CD4+/CD8+无明显动态变化.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T淋巴细胞计数在疾病不同时期呈现动态变化,且其变化因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病毒性肝炎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0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及的病毒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50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好转所占比例最高(76.89%),其次是痊愈(14.34%),总体预后良好.2)分性别预后情况与总体预后一致,男女组间预后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V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78例糖尿病合并VH的临床资料.结果 (1)糖尿病合并病毒性肝炎(DM+ VH)组平均年龄高于单纯病毒性肝炎(VH)组,但低于糖尿病(DM)组[(53.30±12,05)vs(37.58±14.39) vs (61.18±14.16)岁,P=0.00].(2)DM+VH组临床类型以肝硬化为主(47.12%),其次是慢性乙型肝炎(33.09%).(3)糖尿病患者中以T2DM多见,其次是肝源性糖尿病(HGD).结论 糖尿病合并VH以中年男性肝炎后肝硬化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