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MP)水平的改变并初步观察其形成的机制。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2021年6月60例AP患者的血液标本,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n=23)、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n=23)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14),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使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贫血小板血浆,流式细胞仪检测CD31+CD41-EMP水平,ELISA检测内皮素(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使用AP患者的血浆刺激HUVEC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和qRT-PCR分别检测EMP、细胞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VCAM-1、NADPH氧化酶及P-选择素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K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乙醇脱氢酶1B(ADH1B)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因早期食管癌拟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样测定ADH1B和ALDH2的基因分型,依据其碘染后的内镜特征分为斑驳食管组和非斑驳食管组,采用SPSS 27.0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83例,23例存在斑驳食管,多见于男性、饮酒、吸烟指数≥1 000者,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6.215,P=0.008)是其独立危险因素。ADH1B和ALDH2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斑驳食管无显著相关性,但在饮酒者中,相对于携带ALDH2 GG基因型且每日饮酒量<50 g的患者,携带ALDH2 A等位基因且每日饮酒量≥50 g发生斑驳食管的风险增加了12倍(P=0.045)。结论 饮酒是早期食管癌患者合并斑驳食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乙醛的蓄积在其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携带ALDH2A等位基因者大量饮酒将显著增加斑驳食管的发生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密切内镜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mtDNA)对Caco-2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ranswell培养板制备Caco-2细胞模型,从C57BL/6J小鼠肝脏中提取mtDNA,然后在Transwell培养板顶侧加入不同浓度的mtD-NA(0、1、5、10 μg/ml)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检测不同时间跨上皮电阻(TEER)和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的改变,确定最佳mtDNA浓度;再将实验分为4组,分别加入FITC-dextran、mtDNA+FITC-dextran、ODN TTAGGG+ FITC-dextran和mtDNA+ODN TFAGGG+ FITC-dextran,检测不同时间TEER和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的改变.同时分别用mtDNA、ODN TTAGGG、mtDNA+ODN TTAGGG预处理Caco-2细胞,采用qRT-PCR方法检测Toll样受体9 (TLR9)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3和IL-18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mtDN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作用浓度的增加,Caco-2细胞单层的TEER降低,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增加,其中mtDNA浓度为10 μg/ml时,TEER降低明显;以10μg/ml的mtDNA为对照,加入ODN TTAGGG可减少TEER下降程度,底室中FITC-dextran含量降低,同时TLR9 mRNA表达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结论 mtDNA增加Caco-2细胞单层的通透性,机制可能与激活TLR9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程度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10,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PMPs组(n=10,饮用无菌蒸馏水+腹腔注射PMPs)、DSS模型组(n=10,饮用DSS溶液+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n=15,饮用DSS溶液+腹腔注射PMPs)。收集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制备PMPs悬液。小鼠自由饮用5%DSS溶液1周构建结肠炎模型,连续7 d腹腔注射PMPs,每天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实验结束后取结肠标本,HE染色计算小鼠病理组织学评分(HI)评估肠道炎症的严重程度,结肠匀浆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组蛋白H3(citH3)及游离DNA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法检测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MPs组小鼠结肠黏膜水肿、上皮结构破坏严重、炎细胞广泛聚集,总体HI升高(P<0.01);PMPs组小鼠结肠组织匀浆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