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采用利福合剂治疗慢性溃疡自2004年至今,取得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病人的心理状况研究——附7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萍 《新医学》2000,31(12):751-751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与帕金森病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对脑血管病组42例、帕金森病组36例病人和对照组36名健康入选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评定,并比较测验结果。结果:脑血管病组和帕金森病组的抑郁症、焦虑症、痴呆评分及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脑血管病组的痴呆评分与帕金森病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脑血管病与帕金森病不仅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且要给予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5岁以后尤为明显[1] 。近年来脑梗死病人出现年轻化趋势 ,因其致残率高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极大 ,故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对我院 1995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 5 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做一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年龄在 45岁以下的脑梗死病人共 5 0…  相似文献   
4.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以急性期平均血糖值 6 .2mmol/L为界将 1 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两组 ,对梗死病灶数目、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死亡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高血糖组与非高血糖组比较 ,前者多发性脑梗死占 67.4 % ,后者占 38.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前者大面积脑梗死占41 .3 % ,后者占 1 0 .6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前者有意识障碍者占 30 .4 % ,后者占 9.8% ,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 ) ;前者有假性球麻痹者占 34 .9% ,后者占 1 4 .4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前者死亡率为 1 5 .2 % ,后者为 4 .5 %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前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2 6 .1 2± 1 1 .98,后者为 1 8.2 3± 9.42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高血糖可加重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5.
刘清萍  陈莹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758-758
我科于2002年6月16日安装了一台合肥恒星HX-7185电解质分析仪,现将日常操作时出现的典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在使用该型号或同档次的电解质分析仪时参考。一、定标时不容易通过 1.故障表现 仪器自动定标时,有时能通过,有时通不过,个别电极难通过。 2.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6.
7.
收集2009年4月~2013年4月在皮肤科门诊中使用得宝松局部注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3000例临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者共146例,占0.48%,其中全身反应93例(0.31%),局部反应53例(0.17%)。得宝松在皮肤科的局部注射,其不良反应虽有,但会逐渐消失,使用中未尝见有不消失的不良反应。因其治疗不少皮肤病有特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微创术粉碎清除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8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1]。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37~79岁,  相似文献   
9.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误差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清萍  李俊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2):3247-3247
血气标本采集护理动脉血气分析成为临床上不可缺少的一项辅助检查,为防止和及时纠正酸碱失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现将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采集血气标本190份中发现误差原因及对策阐述如下。1误差原因根据临床实践发现误差的原因有:注射器及针头有不适,误入静脉,操作时空气进入血样,抗凝剂使用不当,标本溶血及送检不及时,病人情绪等原因造成。2误差原因分析2.1注射器及针头不适当的原因分析经过我们多次采血临床实践,体会到一次性注射器使用时摩擦力较大,穿刺见血后血液不能自动回流,一次性针头针尖斜面较大,容易穿通血管,最好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2月,我院从一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常规中,检验出红系统减少,报道如下: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3岁,因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于2002年2月收住我院.纳差;无故吵骂母亲;工作能力明显下降;有时头疼和心烦;有时乱语或发呆或外逃.入院后,口服氯氮平之前,做过相关检查,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