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15例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1例上肺不张,1例包裹性液气胸,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半年、1年分别行胸片检查提示伤侧肺复张良好。结论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若无严重感染,术中能使肺复张,应避免全肺切除,行支气管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39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孙氏手术治疗。记录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升主动脉最大内径变化。结果 39例患者术中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23.52±51.7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143.71±34.81)min、平均脑灌注时间(33.72±7.53)min。围术期死亡2例(5.1%,2/39),1例为肾衰竭,1例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1%(9/39)。37例存活患者ICU停留时间为(6.2±1.7)d,住院时间为(26.9±6.2)d。术后随访12个月,2例患者主动脉再次破裂死亡,死亡率为5.4%(2/37)。35例存活患者术后12个月时LVEDd和升主动脉最大内径为(50.87±4.27)mm和(28.19±3.61)mm,均明显小于术前的(55.02±6.81)mm和(48.85±7.93)mm,而LVEF为61%±9%,明显大于术前的47%±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26、52.417和24.208,均为P<0.001)。结论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显著降低围术期死亡率,改善远期心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深圳市龙岗人民医院及梅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以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瓣膜成形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前、体外循环结束即刻(ST)以及结束后6 h、24 h、48 h、术后6 d的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 (cTnI)、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MB (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β-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TnI在治疗6~24 h达到峰值,对照组则在治疗48 h~6 d达到峰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K、CRP、CK-MB、LDH、HBDH均在治疗24~48 h达到峰值,对照组则均在治疗48 h~6 d达到峰值,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围术期各项标志物先后都有变化,通过监测这些变化可以有效了解病情,对减少患者意外情况发生及降低治疗风险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造瓣膜血栓形成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约有2/3的病人死亡。其发生率为0.5%病人年。我科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两例收脏瓣膜置换术后,人造瓣膜血栓形成,瓣膜开闭障碍而再次瓣膜置换的病人。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公斤以下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矫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38例5公斤以下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治疗,记录其治疗情况以预后。结果 38例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为42.71±10.21min,体外循环时间为79.62±15.31min。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40.01±18.74h,ICU住院时间为61.32±2.62h。术后发生心、肺、肝等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者为5例(13.16%),低心排综合征3例(7.89%)。38例患儿术后病死率为2.63%,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其他患儿经检查显示心功能有明显改善,恢复良好。结论对5公斤以下低体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其自身畸形特点选择适宜的心内畸形矫治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刘治元  吴东信  欧斌  蓝远敏 《河北医学》2010,16(9):1084-1086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共对41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换瓣手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1例死于低心排。1例于术后第9天突发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余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死亡率7.32%。随访35例,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28例,Ⅲ级3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量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术后严密的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微创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行微创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 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5例,其中21例采用微创腋下小切口,对连珠状和较大的肺大泡行楔形切除重叠褥式缝合;24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中用切割缝合器(EndoCIA)切割缝合连珠状和较大的肺大泡,较小的肺大泡均行单个结扎。术中发现43例有肺大泡。结果 本组43例术后3~6天拔除胸腔引流管,5~15天出院,均治愈,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自发性气胸患者,如全身一般情况尚好,宜积极行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VATS22例,VAMT9例。结果该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胸腔积液1例,拔管后气胸1例,经穿刺抽液抽气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刘治元  梁锦崧  许伟  吴东信  欧斌 《河北医学》2010,16(12):1470-1472
目的:探讨右胸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优缺点比较。方法:采用右胸小切口治疗先心病患者,其中房缺6例,室缺15例。结果:与传统正中开胸术式对比,右胸小切口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出血少、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结论:有适应征患儿可以采用右胸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以提高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15例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1例上肺不张,1例包裹性液气胸,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半年、1年分别行胸片检查提示伤侧肺复张良好。结论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一经确诊应及早手术。若无严重感染,术中能使肺复张,应避免全肺切除,行支气管重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