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给大脑占位性病变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利用15 例头部矢状断层标本及相应脑片,颅脑MRI矢状扫描图像研究了大脑沟、回在MRI矢状图像上的定位。结果显示:扣带沟缘支和外侧沟后升支是识别中央沟的标志,若出现壁间回则更易识别中央沟;借外侧沟前水平支和前升支形成的“Y”或“V”形外观,可识别中央前沟及额下回的眶部、三角部和岛盖部;侧副沟居海马结构下方,其下方为枕颞内侧回。选了8 个典型矢状扫描层面详细介绍大脑沟、回的识别  相似文献   
2.
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肝内占位性病变的CT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0例活体正常肝的CT图像,研究了Couinaud肝段在CT图像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左前壁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的连线;左叶间裂的上部为左叶间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部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行于左段间裂内;右叶间裂为肝右静脉至下腔静脉左前壁的连线;肝门或门静脉右支是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右缘至静脉韧带裂右端或门静脉的连线。本文还探讨了易致错分肝段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汉明 《中医药学刊》2006,24(4):753-754
目的:通过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变化,探讨茵栀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补充白蛋白、口服酶诱导剂及纠正酸中毒等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的cTnⅠ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天及14天两组cTnⅠ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7天及14天的cTnⅠ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在7天之内的人数明显增多(χ^2=11.84,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可缩短高胆血症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降低心肌肌钙蛋白Ⅰ,对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苓桂术甘汤治疗顽固性带下病6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 ,常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笔者运用《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 ,收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患者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5 5岁 ;病程最短者3a ,最长者 2 0a ;属脾虚型 30例 ,肾阳虚型 8例 ,肾阴虚型 12例 ,湿热型 6例 ,热毒型 7例。2 治疗方法  苓桂术甘汤 :茯苓 30 g,桂枝 15 g,白术 30 g,炙甘草15 g。脾虚型加人参 9g,薏苡仁 30 g;肾阳虚型加鹿茸 6 g冲服 ;肾阴虚型加龟板 15g冲服 ,茯苓减为 15g ;湿热型加茵陈30 g,黄柏 12 g;热毒型加野菊花 30 g,白花蛇舌草 2 0 g。上方…  相似文献   
6.
成人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大脑中央前沟在冠状断面上的准确定位。方法 :采用冠状断层标本与相应MRI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的方法。结果 :1 在豆状核首次出现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侧 3 3 %、右侧 3 0 %。在中央前沟首次出现断面上 ,豆状核的出现率左侧 97%、右侧 1 0 0 %。 2 在前连合断面上 ,中央前沟的出现率左、右侧均为 87% ,且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 3 在中央前沟消失、中央旁小叶前部出现的断面上 ,中央前回的髓突粗大而饱满 ,出现率左侧 70 %、右侧 80 %。结论 :1 中央前沟首次出现在豆状核及内囊前肢出现而前连合及背侧丘脑尚未出现的 1~ 2个断面上。 2 前连合层面 ,中央前沟位于大脑半球额叶上外侧面中点附近。 3 当中央前回髓支粗大饱满、中央旁小叶前部出现时 ,中央前沟消失  相似文献   
7.
大脑Broca区在冠状面磁共振图像上的定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MR冠状面图像精确定位大脑额叶内微小占位性疾变及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成年男性头部标本30例和活体健康成年男性6例,以经连合间线中点的垂线为基线,获得4mm层厚的颅脑连续冠状面MR图像。将扫描后的头部标本,开颅取脑,重要脑回涂以不同颜色,切制成与MR扫描一致的脑断层标本。把标本与相应MR图像对照观察,统计,确定Broca区在冠状面上的定位。结果:(1)在胼胝体膝首次出现的断面上,外侧沟前支的出现率:左侧73%,右侧63%,直而倾斜,易于辨认;(2)在侧脑室前角首次出现的断面上,双侧外侧沟前支的延长线呈印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30在胼胝体嘴首次出现的断面上,额下回主要为三角部,其出现率:左侧77%,右侧83%。结论:(1)外侧沟前支在胼胝体膝首次出现的断面上显示清晰,直而倾斜;(2)侧脑室前端出现时,双侧外侧沟前支的延长线呈印角相交于胼胝体膝上方;(3)豆状核出现时,外侧沟前支消失,额下回三角部后方出现的纵行脑沟为外侧沟升支;(4)纵行的中央前沟出现于额下回岛盖部后方,为Broca区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胆管炎并发多脏器衰竭57例分析天津市静海县蔡公庄分医院外科刘汉明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发病急,病情重,国外文献报道病死率为20%~50%[1~3]。国内报道为16.2%~20%[4],多因发生多脏器衰竭死亡。我院自1978年7月到1994...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痢疾(下称菌痢)基本上是一种人类的传染病,其它动物除猴、猩猩等少数灵长类动物外,在自然条件下对菌痢均无易感性。由于菌痢动物模型之难得,多年来对菌痢的研究工作多停留于临床观察阶段。近年来由于豚鼠模型初步研制成功,为菌痢发病原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现将国外有关文献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在正常条件下对人类一般不易致病,因此称为条件致病菌。但某些叫做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菌株,在进入有易感性的正常人的消化道后,可引起腹泻。近年来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将这些研究进展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