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接受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81.6%(P<0.05);两组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细菌清除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用药期间出现各类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较常规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对细菌的清除率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持续改进医院处方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制订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介于两循环之间)等5个阶段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持续性监控及改进。结果2011~2013年本院的处方合格率由68.9%上升到98.5%,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8%下降到24%。结论 PDCA循环法有效解决以往工作中制度与落实脱节、执行与监督脱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往复的质量监控体系,其在本院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中的成功经验也为PDCA循环在本院其他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细导管引流方法在老年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100例我院收治的各类胸腔积液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间断抽液组患者使用间断抽液方法进行治疗,细导管组使用经改良的细导管进行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观体验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细导管组患者引流量大于间断抽液组,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小于间断抽液组,住院期间主观体验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皆显著高于间断抽液组(P0.05)。结论改良细导管引流可以在老年胸腔积液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更彻底、更快速的引流患者胸腔积液,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影响.方法 3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95例MS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口服,两组MS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计算AASI等指标.结果 经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后,A组病例AASI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为期6个月的随访,A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次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1).结论 MS患者AASI明显升高,经盐酸吡格列酮干预后,动脉粥样硬化得到改善,随着AASI的降低,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从而改善M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细导管在胸腔积液中引流配合针对性护理方法对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自制改良细导管置管引流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胸穿抽液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胸液引流量、胸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胸液引流量多于对照组,胸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胸膜增厚、血气胸、胸膜粘连包裹及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改良细导管配合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胸腔积液患者中应用可提高胸液引流效果,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细导管引流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01~2014-10该院收治的21例因不孕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而发生OHSS合并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行B超定位后置入该院自制的改良细导管进行持续胸腔积液引流,同时联合扩容和对症治疗。结果术中无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无胸膜反应、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胸腔置管平均时间为(9.82±3.22)d。2周后症状完全缓解,经B超检查积液完全消失。置管前后复查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细胞比容、血小板和白蛋白水平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细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缓解压迫症状的有效方法,感染、损伤等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以下肢对称性麻痹多见,逐渐波及上肢,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甚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2.69±1.12)d、(6.69±1.02)d和(5.58±1.39)d,对照组分别为(3.34± 1.20)d、(7.58± 1.14)d和(6.89±1.06)d,观察组此三项指标皆小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PIS评分和PCT水平分别为(6.02±1.04)分和(0.80±0.25) mg/L,对照组为(7.32±0.89)分和(1.10±0.74) mg/L,观察组此两项指标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亚群和CD44/CD8+比例分别为(78.36±3.39)%和(1.85±0.39)%,对照组分别为(70.01±4.05)%和(1.29±0.30)%,观察组此两项指标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免疫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左旋)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7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左旋)及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选用氨氯地平,比较两组疗效、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结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临床有效,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