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是由大静脉驱动或触发心房肌所引起,包括肌袖性房性期前收缩(PAS)、肌袖性房性心动过速、肌袖性心房扑动、肌袖性心房颤动。下面报告3例。  相似文献   
2.
12导联 2 4h全息同步动态心电图(DCG)具有记录信号真实完整、数据处理迅速准确、人机对话功能齐全、操作程序简便易学等特点。在心肌梗死 (MI)的定位、心律失常尤其是偶发的、异位兴奋点的定位、短阵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等方面较之模拟 3导联DCG具有明显的优势。当记录盒全方位反接 ,所描记的心电图 ,就会造成严重误诊。我院新购买的仪器 ,由于说明书的误导 ,使开始的几例的肢体导联没有正常的图形表现 ,胸导联QRS -T不但没有静态心电图的衍变规律 ,而且酷似区域MI,于是在心电工作站上模仿动态记录盒的导线进行反接 ,完全证实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干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阿斯匹林+辛伐他丁常规剂量组(常规剂量组)、阿斯匹林组及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组(强化降脂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事件复发率.结果 3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较前显著降低(均P<0.05);常规剂量组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较阿斯匹林组明显降低(均P<0.05);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脂组治疗后较常规剂量组IMT、斑块面积及血脂CRP水平改善更明显(均P<0.05),与另外2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强化降脂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降低CRP及血脂水平,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优于使用阿斯匹林+辛伐他丁常规剂量组及单纯抗血小板聚集药,并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初期心室复合波(QRS)时限在判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中的价值。方法对115例临床确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心电图QRS时限检测结果分为QRS时限≥120ms组和<120ms组,比较2组超声心动图各测量指标的差异,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心房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二尖瓣返流率。结果 115例患者QRS时限<120ms 72例(62.6%)、≥120ms 43例(37.4%)。QRS时限≥120ms组LVEF及LVFS值均显著低于<120ms组(P<0.05),而LVESD、LVEDD值较<120ms组明显增大(P<0.05);QRS时限≥120ms组二尖瓣返流率高于<120m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8%比58.3%,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限对判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65岁。因心悸、胸闷,拟冠心病入院。有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心率83次/分.律齐.杂音不显著,血压162/98mmHg。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分,前5个心搏呈完全右束支阻滞型,时间0.14s,ST—T呈继发性改变。第6个宽大畸形的心搏提前发生,其前无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QRS呈左束支阻滞形,为右束支室性期前收缩。第7~11个心搏仍呈右束支阻滞形,时间0.09s,为不完全右束支阻滞型。期前收缩前后的R—R间期相等,无缩短或延长现象,不属于相性束支阻滞,此乃室性期前收缩这个“强大”刺激使右束支的传导功能得以改善,为束支韦金斯基现象。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③室性期前收缩;④束支韦金斯基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