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刘朝元  黄怀忠  杜军 《中国药业》2006,15(16):61-61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减压术治疗额颞部偏头痛的疗效,探讨该手术的适应症及顸后。方法 对60例顽固性头痛行颞浅动脉减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手术治疗额颞部偏头痛的治愈率为65.0%,总有效率为85.0%。结论 对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的患者,颞浅动脉减压术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报道1例升结肠腺癌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治过程.该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肠镜检查提示结肠肝区肿块,术后病检提示升结肠腺癌.该患者结肠癌术前术后均存在D-二聚体明显升高,术后早期出现血性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然后出现广泛皮肤瘀斑瘀点,出血不止,诊断为实体肿瘤相关性DIC,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  相似文献   
4.
重症脑室出血是指脑室系统积血,造成侧脑室,第三、四脑室铸型扩张。重症脑室出血病死率高,预后差,且幸存者常遗留功能缺损及智力障碍,是脑出血中的危急重症,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均很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运用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110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明显缓解患者脑组织缺血、脑水肿及缺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气管切开是常见的抢救危重患者措施,以开放气道保证呼吸通畅,防止误吸,便于吸痰及呼吸道的管理。气管切开后护理最频繁的操作是吸痰,多数患者常因吸痰刺激而引起剧烈咳嗽、血压升高等反应,部分患者会因此加重病情,特别是手术后患者,颅内出血性疾病,高血压患者,有时会因此而有生命危险,所以在吸痰时除了操作正规、轻微外,如何减小刺激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意识状态、血肿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和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86例病例,分析术前意识状态、血肿量、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意识状态越严重、血肿量越大预后越差;在发病6小时后手术比6小时前手术预后差;两种手术方式的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意识状态、血肿量对手术治疗的预后有明显影响,早期手术可以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颅内压水平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4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评价,包括一般情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卒中特性及神经病学体征,对痴呆组与非痴呆组中分类变量用χ2检验,定量变量用t检验,筛选出痴呆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脑梗死3个月后403例患者中发生卒中后痴呆87例,发生率为21.6%.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 (OR=1.179,95%CI=1.130~1.230)、低教育水平(OR=1.806,95%CI=1.024~3.186)、每日饮酒(OR=3.447, 95%CI=1.591~7.468)、有卒中史(OR=2.531,95%CI=1.419~4.512)、心房纤颤(OR=3.475, 95%CI=1.712~7.057)、言语障碍(OR=5.873, 95%CI=2.620~13.163)及左颈动脉梗塞(OR=1.975,95%CI=1.152~3.388)等.结论 卒中后痴呆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言语障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