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多 b值DWI双指数模型参数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穿刺或手术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多 b 值 DWI(b 值0~800 s/ mm2)图像,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利用体素不相干运动(IVIM)计算肿瘤扩散系数 Dt、灌注系数 Dp 及灌注分数 f。根据 Gleason 评分(GS)及 D’Amico 分级分组,采用 ANOVA 方差分析及 Spearman 相关分析,低侵袭及中-高侵袭组间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癌灶 Dt 在 GS 及 D’Amico 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呈负相关。Dp及 f 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对 Dt 进行 ROC 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2%,100%;85.1%,90.0%;AUC=0.928,0.838;界值分别为1.073×10-3 mm2/s,1.117×10-3 mm2/s。结论Dt 可预测前列腺癌恶性程度。Dp 及 f 与前列腺癌恶性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马淑兴  刘希胜  祁良  刘国忠  徐青  施海彬   《放射学实践》2013,(11):1152-1155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探讨CT对SPT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SPTP的影像资料。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2~48岁,平均27岁。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分析影像资料,分析内容包括:肿瘤发生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囊实性比例、强化方式、是否合并出血、是否存在钙化、包膜、是否合并胆管或胰管扩张、胰腺是否萎缩、是否有浸润转移。结果:18例SPTP均为单发,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5例,胰尾部5例。肿瘤圆形3例,卵圆形11例,分叶状4例。最大肿瘤长径10.3cm,最小肿瘤长径2.1cm,平均长径5.4cm。其中肿瘤长径〉3cm的SPTP14例,≤3cm的SPTP4例。肿瘤以囊性为主6例,囊性和实性比例相仿4例,实性成分为主8例。肿瘤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等于或略低于正常胰腺;囊性成分不强化。3例肿瘤坏死区合并出血。10例肿瘤合并钙化。11例有边界清楚的完整包膜,7例未见完整包膜。所有病例均无胆管扩张,1例合并胰管轻度扩张和胰腺的轻度萎缩。1例发生周围组织结构浸润并淋巴结及肝脏转移。结论:SPTP常发生于年轻女性,直径〉3cm的SPTP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较大的囊实性肿块,清楚的边缘,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可以合并出血和钙化。而≤3cm的SPTP的CT表现缺乏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多加总结。SPTP的CT表现对其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zation,SMAE)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影像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9年8月~2013年3月期间21例SMAE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SMAE的发生部位?范围?狭窄程度?血栓CT值等影像特点,并观察腹腔间接病变特点?结果:21例患者中,均急诊行MSCT检查,初步诊断为SMAE?其中,17例经外科手术取栓治疗,4例经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造影检查并行导管抽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术后均证实为SMAE?MSCT直接征象:平扫显示所有患者血栓形成部位,血栓CT值为40~60 Hu,平均52 Hu,较正常血管37 Hu高;增强扫描后,8例SMA主干部分充盈缺损,缺损对侧见点状?椭圆形或弧形增强影,诊断为SMA不全栓塞?13例SMA主干截断,强化的SMA主干突然变为低密度,诊断为SMA完全性栓塞?MSCT间接征象:8例肠壁增厚7.0~12.8 mm,平均10.1 mm,增强扫描延迟强化?1例少量腹水?结论:MSCT能够清晰地显示SMA的形态及管腔内充盈情况,可快速?无创?准确地诊断SMAE,同时对病变肠道管壁?管腔?肠系膜及腹水的表现也能充分显示,为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E-NEN)CT影像特征与病理分级及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45例经病理诊断为GE-NEN的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GE-NEN的影像征象(肿瘤体积、形态、强化方式及TNM分期)对GE-NEN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描绘患者生存曲线,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用Log-rank法检验GE-NEN影像特征与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体积、形态、有无坏死或溃疡、T分期及N分期与其病理类型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GE NEN患者的生存情况与患者的年龄及病理分级相关,增强CT下肿瘤的体积、是否有囊变、坏死或溃疡及肿瘤TNM分期与患者生存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龄、肿瘤是否有囊变、坏死或溃疡及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增强CT可以用于GE-NEN的分级诊断并可预测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MR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胸膜外SFT的临床资料、CT、 MR表现及其病理免疫组化特征.结果 32例SFT发生于头颅5例,眼眶3例,鼻窦1例,支气管1例,胃 2例,胰腺1例,肾脏3例,后腹膜3例,盆腔4例,软组织6例,椎旁3例.恶性6例,交界性8例,良性18例.发生于腹盆腔肿瘤体积较大,平均直径13.6 cm;其余部位肿瘤体积较小,平均4.2 cm.大部分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整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部分见坏死,囊变及钙化少见,MR平扫多表现为等长T1等长T2信号,增强后部分肿块周围及内部可见多发迂曲血管影,肿块动脉期实体部分强化程度较轻,而静脉期进一步强化明显,一般呈不均匀的轻中度至明显强化.此外,部分肿瘤可见"阴-阳"信号改变.免疫组化示:CD34阳性率100%,CD99阳性率68.8%,Bcl-2阳性率62.5%,Vimentin阳性率46.9%,Ki-67>5%阳性率43.8%.结论 胸膜外SFT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免疫组化CD34阳性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联合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评价侧支循环在后循环远端缺血中的代偿作用.方法 搜集32例伴有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病例组),分析PWI和MRA检查资料,并与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观察后循环血管狭窄程度,侧支血管的显示,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rMTT)指标.结果 病例组中后交通动脉开放22例;软脑膜动脉显示11例;微小动脉团显示12例.病例组ROL/额叶白质比值相对于对照组rCBF、rCBV值均下降,MTT值延长,两组参数比较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有后交通开放的患者与未开放的患者比较,rCBF升高,MTT缩短,P值均<0.05;而rCBV两组间比较,P值=0.36(>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WI联合MRA可以客观地评价后交通动脉在后循环远端缺血中的代偿作用,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肝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6种微创技术(射频、微波、激光、冷冻、乙醇消融和化疗栓塞)已用于治疗肝癌,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增加,对局灶性肝癌,微创治疗疗效已接近手术疗效,并对外科治疗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8.
急性结直肠梗阻的金属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是一种有铲的新方法,操作简单且并发症少,可避免争诊手术、降低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姑息性肠减压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为放疗及化疗提供了条件。本文对桔直肠支架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方法、应用效果、并发症及其处理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并发脊髓损伤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37例肺癌患者进行了125次支气管动脉造影和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顺铂、丝裂霉素、5-氟脲嘧啶),其中1例在灌注的同时加用5ml碘苯酯经乳化后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共发生3例脊髓损伤,1例在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即出现截瘫,另两例为术后第3~4d出现右下肢麻木无力及小便困难,继而出现两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症状出现后用激素、神经营养药及对症处理后均有好转。作者对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动脉造影联合介入栓塞诊断和治疗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9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2例发生于腹部肿瘤术后,3例发生于胆系结石术后,2例发生于外伤后,1例发生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例有肾移植术病史。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假性动脉瘤发生于肝内动脉的9例,7例采取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1例采取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采取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治疗;发生于肝外动脉的10例,8例采取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采取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1例因载瘤动脉痉挛伴夹层而行保守治疗。术后随访中1例患者于栓塞术后第21天因弹簧圈移位导致假性动脉瘤复发,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4例患者失访,其余13例患者均未出现介入栓塞术后相关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是诊治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