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不同临产状态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中与NF-κB相互作用的差异蛋白质,为分娩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集足月未临产、自然临产和前列腺素E2栓诱导临产(药物临产组)的孕妇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Western印迹验证NF-κB P65表达;联合免疫共沉淀、SDS-PAGE、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和蛋白质生物信息分析等技术,分析不同临产状态子宫平滑肌组织中与NF-κB相互作用的差异蛋白质,并利用Western印迹进行验证。结果:人类临产前后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中NF-κB表达均为阳性,与NF-κB P65相互作用的差异蛋白,自然临产前后鉴定出9个,药物临产前后鉴定出5个,其中不同临产状态共同差异表达的蛋白3个,分别为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70 kD protein,HSP70)、膜联蛋白A6和结蛋白,经Western印迹验证与蛋白表达相符。这些差异蛋白分别属于分子伴侣、信号转导、细胞骨架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质。结论:子宫平滑肌细胞中NF-κB通过与分子伴侣、信号传导、细胞骨架和能量代谢等相关的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分娩的启动或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阻断技术在妊娠晚期穿透性胎盘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明确诊断的孕龄≥34周的15例穿透性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使用血管阻断技术,分为血管阻断组(n=8)与血管未阻断组(n=7);血管阻断组按血管阻断技术应用的时机,又分为预防性应用组(n=4)和治疗性应用组(n=4,其中1例为髂总动脉球囊取出后)。比较血管阻断组与血管未阻断组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穿透性胎盘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813 mL,子宫切除率为73.3%(11/1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3/15,包括2例凝血功能障碍和1例下肢血栓形成),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其中血管阻断组平均出血量为2512 mL,子宫切除率为62.5%(5/8);血管未阻断组平均出血量5549 mL,子宫切除率85.7%(6/7);两组平均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防性应用组的平均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亦显著低于治疗性应用组(1350 mL vs 3600 mL,60.0%vs 66.7%,P<0.05)。结论:穿透性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大,子宫切除率高;选择性血管阻断技术可减少其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但仍有严重出血以及切除子宫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的腹膜侧后入路的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在妊娠晚期穿透性胎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孕龄≥34周且为同一术者完成的8例穿透性胎盘剖宫产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按病例配对的原则,将病例分为改良的腹膜侧后入路手术组(改良组,n=4)和常规手术组(n=4),比较术中出血量、输浓缩RBC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出血量为(2280±687)mL,明显少于常规组的(6150±2023)mL(P<0.05);改良组输浓缩RBC量为(4.5±2.1)U,亦明显少于常规组的(11.7±8.9)U(P<0.05)。改良组无凝血功能障碍和输尿管损伤的发生;而常规组分别有2例(P<0.05)和1例(P<0.05)。两组均有2例发生膀胱侵蚀裂伤。结论:穿透性胎盘患者术中出血严重,改良的腹膜侧后入路的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