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研究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与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行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前,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1.15±0.10)分、ODI评分(28.55±18.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0.36)、(43.40±19.1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x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康复快,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当骨折或骨髓炎等合并软组织缺损时,处理往往较困难。本文介绍应用筋膜皮瓣修复10例该类小腿软组织缺损取得成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研制和应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方法:应用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治疗胫骨骨折138例,随访3个月以上117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2~26周,平均22周,无锁钉断裂和髓内钉断裂,并发症主要有术后感染3例,骨折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3例,进针点疼痛7例,轻度畸形9例,按Johner and Wrubs疗效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95.8%,一般4.2%,差为0。结论:轴向控制动力性锁钉用于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的特点,是胫骨骨折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儿童单纯桡骨头外伤性脱位是一种罕见的损伤.1971年Neviaser及1973年Hamilton分别报告1例,1974年Wiley报告10例.1989年刘宪民等报道1例,1990年包尚恕报告8例.本文报告1963~1987年我们收治的儿童陈旧性单纯桡骨头脱位7例,采用切开复位,环状韧带重建手术治疗.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4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测量病椎的高度和后凸畸形的改变以及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结果 32例术后获得随访7~26个月.VAS评分从术前平均(9.2±3.1)分降至术后平均(4.2±2.5)分,ODI指数从术前平均71.4%降至术后平均43.3%,椎体前、中、后壁高度平均增加5.2、6.8、1.3 mm,椎体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0.2°,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联合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骨科自1991年1月~1997年1月收治9例枢稚齿突骨折脱位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1~44岁,36岁以下者占6例。致伤原因:车祸8例,土块砸伤头颈部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d以内者3例,4d1例,10~15d4例,22d1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颈部痛和活动受限,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治疗,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54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植骨处均骨性愈合,复位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32例,良1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配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术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单独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植入体内易被血液冲刷掉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诱导成骨和血管生成作用,同时缺少载体的支撑作用。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磷酸钙骨水泥联合应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制作新西兰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骨缺损模型,左侧分别植入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及磷酸钙骨水泥,右侧不植入任何物质作为空白对照。植入8,16周通过硬组织切片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未见明显炎症组织反应。植入8周时,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水泥-骨组织交界处基本上被新生骨小梁包绕,材料进一步降解,新生骨小梁表面可见大量活跃的成骨细胞;16周时,新生骨小梁继续长入,进一步增长、增粗、增多,有大量新生编织骨成网格状长入材料中,骨水泥材料降解明显,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降解与骨长入同步,此组不同时间点成骨速度及成骨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材料(P < 0.05)。表明3种材料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骨缺损修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黄凯  刘展亮 《海南医学》2009,20(11):87-89
目的探讨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25例。结果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min,平均出血量400ml。术后3d下地5例,7d下地12例,14d下地8例。术后并发电解质代谢紊乱2例,低蛋白血症3例,住院期间无切口感染、肺炎、褥疮、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随访6-40个月,术后6个月行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4%,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松动、下沉发生。结论用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早期下地锻炼,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脊柱侧凸矫正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耀元  丘靖 《中华外科杂志》1991,29(12):730-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