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强化质量的对比剂注射方式。方法前瞻性地选择60例疑诊下肢动脉病变的病人,利用64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和重建参数,应用370mgI/100ml浓度的对比剂100ml团注或采用先70ml的对比剂后50ml的0.9%生理盐水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分别以4.0ml/s的注射速度团注入肘静脉,应用对比剂追踪触发扫描方式待腹主动脉CT阈值达120HU时延迟7s开始扫描;利用MIP和VR方式重建CTA图像;对比不同参数和不同对比剂应用方式的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结果最佳的扫描与重建参数为准直64×0.6mm,螺距1.5,层厚1.0,重建间隔50%;最佳的对比剂应用方式为(浓度为370mgI/100ml)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50ml以4.0ml/s注射速度按先后顺序团注。结论选择合适的准直、螺距以保证适当的扫描速度,选择合适的对比剂浓度、用量和注射速度以保证血管内足够的对比剂峰值浓度及峰值持续时间,此二者是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症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搜集1997-1999年间26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经手术和刮宫后病理证实的B超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声像图分型和术后病理分型基本相同。分四种类型:(1)增生期子宫内膜45例,占17.3%。(2)子宫内膜囊腺奇闻增生74例,占28.5%。(3)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121例,占46.5%。(4)子宫内膜萎缩型并部分增生20例,占7.7%。结论 掌握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声像图特征,对鉴别其它内膜病变和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有重要作用,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静脉的冠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MRI和多层螺旋CT在冠状断面上诊断肝疾患及肝外科手术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用30例成人躯干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10例成人腹部MRI冠状图像及5例成人肝内管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观测了肝左、中、右静脉及其重要属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肝门静脉的关系。结果依左外叶的外形特征,将肝左静脉的回流形式分为4型。来自段Ⅷ腹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中静脉,来自段Ⅷ背侧部的静脉全部汇入肝右静脉。而位于段Ⅷ腹侧部和背侧部之间的静脉(V8i),其回流形式可分为3型。肝右静脉的主干多出现于下腔静脉及其稍后层面,在冠状断面上可分为4型。结论冠状断面在显示肝静脉及其属支的上、下走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以V8i为标志,将段Ⅷ分为腹侧和背侧两个亚段。这种亚段划分有利于探讨一种新的和更加安全的肝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术(MSCTP)准直与螺距匹配及重建方法的优化选择.方法150例疑肝脏疾病患者,按不同螺距及准直随机分为4组行MSCTP检查,对比分析不同组间及不同重建方法(MIP、VR、SSD)间的图像质量.结果不同准直间、不同螺距间CTP图像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一定扫描时间内,2.5 mm准直、0.875螺距组CTP图像质量优于1 mm、1.75螺距组.不同重建方法间存在明显差异,以VR图像质量最好.结论相同螺距、相同扫描条件下,准直越薄,三维图像质量越好.三种重建方法以VR显示门静脉图像质量最佳;SSD在显示立体结构空间定位准确性方面最佳.  相似文献   
5.
副肝静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肝脏标本并结合活体肝脏的超声与CT图像,对副肝静脉(accessory hepatic veins,AHV)的走行、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的夹角进行对照研究,为肝移植手术、肝切除术、肝癌的介入治疗以及提高临床影像手段对AHV的显示率,提供解剖学与影像学依据。方法:①随机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的离体无病变肝脏12例,沿下腔静脉(IVC)后壁正中剖开管腔,观察AHV开口情况,并在解剖放大镜下仔细解剖剥离AHV,观察其来源,走向,数量,测量AHV的长轴与IVC长轴的夹角。②随机选健康查体者600人进行超声检查,取剑突下纵切,中上腹部横切,右腋前线纵切,观察AHV的汇入部位、走向、数量、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③随机选80例因胆囊、胰腺或肾脏疾病行CT强化检查,肝脏正常者扫描图像,观察AHV的汇入部位、走向、数量、口径及其与下腔静脉轴线的夹角情况。结果:①12具尸体标本共有AHV 79支,人均6.12±1.13(2~10)支,平均口径0.36±0.11(0.1~1.0)cm;AHV和IVC呈锐角者57支,人均5.21±1.61支,平均口径为0.22±0.14cm,约占总数量的72%;呈直角者22支,人均1.91±0.79支,平均口径为0.42±0.16cm,占总数量的28%。②600例体检者超声检查显示AHV共490支,平均0.78±0.41(0~3)支/例,平均口径0.38±0.19cm。显示的AHV与IVC的夹角多呈直角或近似直角,约88%(431/490),170例显示较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口径0.3~0.81cm,平均0.40±0.19cm。③80例肝强化CT图像,仅24例显示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未见细小尾状叶静脉显示。结论:正常中国人AHV变异较大;在肝右后下静脉显示方面超声与螺旋CT检查相似,在细小AHV显示方面超声检查优于螺旋CT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方法对5例经多层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为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例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MIP以及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5例CT增强扫描轴位仅能显示肝周围及肝内血管结构的扭曲、扩张改变.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供血动脉血管的迂曲扩张、扭曲;肝窦明显扩张、早显;肝静脉早显; 5例门静脉均未见早显,显示尚正常.不同的重组方法适合显示不同血管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A较轴位图像可以清晰详细地显示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血管改变.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MScTP)技术在显示肝内肝门静脉解剖及其在占位性病变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疑有肝脏疾病患者行增强后肝门静脉期扫描,对每一例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对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SCTP对肝内门静脉第5级以上分支的显示率为94.5%;170例肝内门静脉可分为3种类型;二维及三维图像对病变定位不相符合率为36.8%。结论:MSCTP可以用来准确评价肝内门静脉解剖并对肝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分析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留管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52例,感染率达到13.1%。革兰氏阳性菌34例,占65.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18例,占3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年龄<50岁感染率7.48%,≥50岁感染率16.33%(P<0.05);糖尿病肾病感染率19.72%,非糖尿病肾病为9.38%(P<0.05);股静脉置管感染率24.14%,明显高于颈内静脉10.25%及锁骨下静脉5.26%(P<0.05);置管时间≥2周较≤1周、1~2周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18.43%(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2周及股静脉置管都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诱因。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下肢静脉造影诊断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丽  柳澄  刘学静  王道平  黄杰  邓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281-1281,1286
患者女,15岁。生后见右下肢皮色呈紫红色改变,无搔痒不适,4年前右小腿无明显诱因出现静脉曲张;双下肢等长,双侧股动脉、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肢围测量:髌骨下缘下15cm处右侧肢围较对侧粗3cm,踝上10cm处右侧较对侧粗4cm。右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右下肢静脉局限性狭窄,浅静脉曲张。X线平片:双下肢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软组织较对侧增粗,其内可见迂曲的浅静脉影。双下肢静脉CTV表现:右侧股静脉及静脉未见对比剂充盈,右大隐静脉较对侧明显增粗,小腿深静脉经增粗迂曲的穿静脉与大隐静脉相通;右侧下肢皮下脂…  相似文献   
10.
多层CT血管成像技术对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指南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梗阻引起的腹痛、肝功能障碍、腹水和下肢水肿及门静脉高压等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肝后或肝上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的膜性或节段性狭窄或闭塞及因此而导致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系统的回流障碍^[1]。该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山东省为高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