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钛镍记忆螺旋管治疗尿潴留张守利,唐宝元,白俊,朱文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2医院泌尿外科132011)刘婉嫣(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00)我院从1991年12月~1993年8月应用钛镍记忆螺旋导管(冶金研究院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所致尿潴留8例。...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临床电生理领域提出新概念,它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最长QT间期与最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应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现已证实QTd和校正QT离散度(QTcd)延长可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危险性。本文观察10例克山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先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前后QTcd的变化,旨在探讨心先安对克山病心力衰竭患者QTcd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花注射液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1999年6月~2002年1月以红花注射液合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8~78岁,平均62.34岁;病程3d至16年,平均7.02年;合并糖尿病者8例,高血压病16例。对照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7~79岁,平均62.42岁;病程2d至20年,平均6.54年;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病15例。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硝酸甘油5mg加入5%葡萄糖注  相似文献   
4.
5.
刘正国  刘婉嫣 《吉林医学》1997,18(3):165-165
高血压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变化观察刘正国(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CCU病房132000)刘婉嫣(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132000)国内曾见报道夜间血压不降与脑卒中的发生显著相关,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关系,我院自1995年8月~1996年8月对照观察了高血...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6年1月~1998年1月使用自制的天龙降压片对5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的104例高血压病人的均符合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联合提出的高血压分类和分期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将104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33~72岁,平均49.8岁,病程3个月~20年,中位数7.3年;对照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龄37~70岁,平均52.2岁,病程5个月~17年,中位数88年。将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属于眩晕、肝阳上亢型对倒,肝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抑制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经由NYHA分级法评定的Ⅱ级和Ⅲ级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临床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常规心肌梗死临床处置,临床组根据患者的血压浮动状态,适量地加用每日8mg坎地沙坦及每日10mg依那普利,观察组单纯加用每日10mg依那普利。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相关综合指标、血压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心功能相关综合指标和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临床组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FPV)及6min内步行距离这两项指标的改善比观察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素抑制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其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9.
由于心动过速多为阵发性,药物治疗一般不能根治,需长期或终生服药,患者多感不便,还有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失败,需重新选择合适药物或合并用药,一些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故我院自1996年6月~12月,随着对电生理的深入研究,促进了食管心房调搏方法电刺激治疗。本文报告66例电刺激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温痹愈梗汤治疗寒凝心脉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寒凝心脉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痹愈梗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I (c Tn I)峰值、发病至峰值出现的时间和恢复时间,治疗前后脑尿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丙二醛(MDA)水平,再灌注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弓背型ST段抬高最高幅度和心肌梗死总负荷小于对照组(P0. 05),弓背型ST段抬高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CK和c Tn I峰值均低于对照组(P0. 05),发病至CK、c Tn I峰值出现的时间和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第7d,两组BNP、MMP-9和MDA水平均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BNP、MMP-9和MD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 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 53%(P0. 05);观察组再灌注损伤发生率5. 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 53%(P0. 05)。结论:温痹愈梗汤治疗寒凝心脉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