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量肝素治疗对比常规疗法在治疗微循环障碍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5例微循环障碍病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充分液体复苏、氧疗或呼吸支持、血管活性药物、保护重要脏器及早应用抗菌素及去除病因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4~6μ/kg/次,静脉或皮下注射,好转后减少注射次数.定期监测两组患儿的尿量、皮温和CRT、精神状态、乳酸值.分别于第24h、48h、72h采血观察PLT、PT、APTT、TT、Fbg、DD等指标.并统计治疗最后发生DIC个数、死亡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精神状态、尿量、皮温及CRT、乳酸等指标在治疗48h或72h后改善得更显著(P<0.05),两组在凝血指标Plt、Pt、Aptt、TT、Fbg及DD在治疗48h或72h后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的发生率、病死率及平均出院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和<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量肝素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恢复,改善微循环,疗效确切,降低死亡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应用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咳嗽变异性哮喘8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吸入丙酸氟地卡松125μg/次,每天早晚各1次,观察组除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外,同时睡前予口服孟鲁司特4 mg 1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咳嗽症状和咳嗽对患儿睡眠、日常行为的影响。结果: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有效率(74.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2,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P〈0.05),且未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结论: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肾病综合征患儿1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个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病程、血浆白蛋白、院感前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123...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会市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病毒性肠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60 例。其中对照组选取常规方 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选取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 率为 96.67 %,高于对照组的 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用时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肠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可以有效促进患儿治疗质量 的优化,对于患儿健康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渐进式喂养策略在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观察组以低能量密度配方奶(20 kcal/30 m L)开奶,奶量达到90~100 m L/(kg·d)时改等量的普通早产儿配方奶(24 kcal/30 m L)继续喂养;对照组以普通早产儿配方奶(24 kcal/30 m L)开奶及喂养,加奶方式与观察组一致。观察两组的NEC发生和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出生时、出生后第1天、1、2周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NEC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LBWI达全量胃肠道营养、恢复出生体重、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时、出生第1天、1、2周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出生后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喂养能够有效降低极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见非典型病原体(MP、CP、CT)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分布特点,为临床提供病原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住院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650例患儿,年龄1月-14岁;人院时取深部呼吸道新鲜痰液,采用聚合酶联荧光定量(FQ—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片段。结果常见非典型病原体病原阳性率为28%(182/6501,单纯MP感染检出率为10%(65/650),单纯cP感染率为8.9%(58/560),单纯cT感染检出率为2.9%(19/560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6.2%(40/560);男性患儿病原体检出率为28.6%(99/345),女性患儿检出率为27.2%(83/305);MP、CP3岁以上儿童的感染率分别为61.5%(40/65)和70.7%(41/58);CT检出率1-6月年龄组最高,为52.6%(10/19);混合感染6月~3岁年龄组检出率为62.5%(25/40);春夏秋冬四季总检出率分别为24.2%(44/182)、23.6%(43/182)、24.7%(45/182)、27.4%(50/182);异常胸x线表现间质浸润、肺叶浸润、胸膜反应等出现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肺门淋巴结肿大出现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AP患儿非典型病原体以MP、CP为多,MP、C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CT感染1.6月年龄组最高,混合感染6月~3岁年龄组最高;性别、季节和胸x线间质浸润、肺叶浸润、胸膜反应等异常表现对MP、CP、CT诊断无鉴别意义,但肺门淋巴结肿大,MP感染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超微量肝素治疗微循环障碍疾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微循环障碍病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常规组给予液体复苏、氧疗或呼吸支持、血管活性药物、保护重要脏器、应用抗菌素及去除病因等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肝素,4~6u/(kg·次),静脉或皮下注射,好转后减少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