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能否在体外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相应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肺泡Ⅱ型细胞(RLE-6TN)中加入TGF-β1后,于不同时间段收取细胞,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上皮及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对RLE-6TN细胞p-Smad 2/3表达的影响;TGF-β1诱导的RLE-6TN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加入TGF-β1到RLE-6TN细胞后,其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上调,上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下调;加入TGF-β1到RLE-6TN细胞后,其p-Smad 2/3的表达明显上调;形态学上,TGF-β1诱导RLE-6TN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样细胞转变;超微结构上,TGF-β1诱导RLE-6TN细胞特有的嗜锇性板层小体发生变性、肿胀并随TGF-β1作用时间延长最终完全消失.结论 TGF-β1能在体外诱导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变,其机制部分与Smad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2.
1963年到1986年,我室收集到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12例,其发病率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的0.42%(12/2813)。发病年龄为22~73岁,全为女性。入院时除一人外,当时均诊断为乳腺癌。这12例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全部为弥漫型。其中6例作了超微结构观察,2例作了免疫组化检测。作者对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及超微结构特点作一分析研究,认为乳腺淋巴瘤确易与乳腺癌混淆,但也有其生物学特点,有助于病理诊断时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肾穿刺组织的免疫病理(免疫荧光或免疫组化)和Masson三色染色法,对于确定一些常见的抗体介导或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是重要的两种检查手段,尤其是对于尚未开展常规电镜检查的单位,加强对两者检查结果的对比观察,对于确定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集中比较观察不同类型肾小球肾炎病变肾小球免疫荧光和Masson三色染色所示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形态特征,增强对其识别或鉴别能力,以图提高对一些常见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