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罡  杨桐伟  刁润新 《吉林医学》2008,29(5):434-435
喉罩是根据人体喉部解剖形态设计,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的维持呼吸道通气的工具,他适用于各年龄组,与气管内插管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插入容易、可迅速建立呼吸道通气等优点。用于有心肺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可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由此引起的循环波动,我们应用喉罩对严重心肺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实施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引起的三叉神经区域和头颈部区域疼痛的疗效。方法:15例累及到三叉神经区域和头颈部区域的中、重度疼痛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组,8例接受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治疗组),7例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用直观模拟量表评分测定治疗效果。结果:高位硬膜外和星状神经节注药5 min未见明显镇痛效果,但是从10~120 min,皆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效果,与阻滞前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直观模拟量表评分值比对照组低,但是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与频繁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区域和头颈部区域中、重度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都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有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柏榆  杨桐伟  刁润新 《吉林医学》2007,28(14):1584-1585
喉罩(LMA)是兼有通气道和气管内插管优点的又一种维持通气的工具,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对下呼吸道无刺激的优点,对于困难插管和喉部解剖结构异常者特别适用.强直性脊柱炎等者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给麻醉造成很大困难,我们选择喉罩进行全身麻醉并顺利的完成了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9年德国人Bier初次在人体应用椎管内麻醉以来,Yaksh等将阿片注入蛛网膜下腔发现其镇痛作用,随后1979年Wang等将吗啡注入蛛网膜下腔用于癌症患者止痛,由此椎管内注药镇痛遂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性疾患。现在,常用于椎管内镇痛的药物有局麻药、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注药镇痛效果确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局麻药、阿片类药、甾类药、GABAB受体激动剂、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本文从以上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适应证、副作用以及使用方法等几方面对蛛网膜下腔注药镇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人生理功能衰退的程度与其年龄并不相符,故麻醉医师在对老年病人进行评估时,应注意对老年人造成威胁的是其并存症而非年龄本身。由于老年人全身器官功能减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改变,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应熟悉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老年病人麻醉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颅压患者静脉麻醉诱导时静脉麻醉药和肌松药的合理配伍。方法:选择脑肿瘤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45例,随机均分为阿曲库铵-丙泊酚组(A组,对照组)、维库溴铵-依托咪酯组(B组)、维库溴铵-丙泊酚组(C组,观察组)。对比观察各组诱导前、注药后1 min、3 min、置入喉镜、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5及10 min,各时点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变化。 结果:注药后3 min、置入喉镜、插管即刻,A组CPP呈下降趋势,B和C组呈上升趋势,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比较,C组CPP升高值最高(P<0.05)。各组麻醉诱导和插管后ICP呈下降趋势,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组ICP下降值依次高于B组、A组(P<0.05)。 结论:维库溴铵-丙泊酚联合用药有降低ICP升高CPP作用。对高颅压患者手术静脉麻醉诱导插管时,建议首选维库溴铵-丙泊酚配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TP敏感型钾通道(K+ATP)调控剂和电压依赖型钾通道(K+V)调控剂对蛛网膜下腔应用吗啡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的影响。 方法:35只SD大鼠,结扎左侧L5脊神经根建立慢性神经痛模型。3 d后蛛网膜下腔留置PE-10导管。随机每5只SD大鼠为一组于术后第7天经导管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 μL下列药物: 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的尔(Nic) 5 μg、K+ATP通道抑制剂格列本脲(Gli) 2 μg、K+V通道抑制剂4-氨基吡啶(4-AP)2 μg、吗啡(Mor) 5 μg、Nic 5 μg+Mor 5 μg、Gli 2 μg+Mor 5 μg、4-AP 2 μg+Mor 5 μg或等量盐水(Sal)。注药后20 min,用热平板法测量大鼠后爪的热痛敏阈值。采用最大效应百分比(%MPE)表示热痛敏阈值。 结果:术后第7天左侧L5脊神经结扎大鼠后肢痛阈较未结扎侧对照组(右侧)大鼠后肢痛阈明显降低(P<0.01)。蛛网膜下腔单独注射K+ATP通道开放剂Nic、K+ATP通道抑制剂Gli、 K+V通道抑制剂4-AP及Sal不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痛阈,Nic(K+ATP)增强Mor镇痛效果提高痛阈,Gli(K+ATP) 抑制Mor镇痛效果降低痛阈,而4-AP(K+V)对Mor镇痛效果无影响。 结论:在脊髓水平K+ATP通道调节Mor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镇痛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9年德国人Bier初次在人体应用椎管内麻醉以来,Yaksh等将阿片注入蛛网膜下腔发现其镇痛作用,随后1979年Wang等将吗啡注人蛛网膜下腔用于癌症患止痛,由此椎管内注药镇痛遂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性疾患。现在,常用于椎管内镇痛的药物有局麻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