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 (VLP)、QT离散度 (QTd)、校正QT离散度 (QTcd)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 6 4例AMI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的VLP、QTd、QTcd ,并对AMI患者随访 1年。结果 :AMI组VLP阳性率 (4 2 2 % )较对照组 (6 7% )明显增高 (P <0 0 1) ,QTd、QTcd分别为 74 2± 18 4ms和 81 3± 2 2 6ms较对照组 (2 8 4± 10 6ms和 34 8± 15 3ms)明显延长 (P <0 0 1)。 6 4例AMI患者随访 1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18例 ,其中VLP阳性率、QTd、QTcd分别为 88 9%、86 5± 2 7 4ms、93 6± 34 8ms和非事件组(2 3 9%、6 2 7± 2 4 3ms、6 9 4± 2 5 2ms)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预测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有效性QTd分别为 6 6 5 %、85 4%、78% ,QTcd分别为 72 4%、71 3 %、71% ,VLP分别为42 6 %、92 8%、6 8%。结论 :VLP(+ )和QTd、QTcd明显延长与A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AMI患者预后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靠的 ,非侵入性预测指标。其中以QTcd敏感性最高 ,VLP(+ )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刁敏 《黑龙江医药》2011,24(6):980-982
重症肺炎是威胁小儿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在冬春季,起病急,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情变化十分迅速,往往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和肠麻痹等,短期内即可危及患儿生命,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9月小儿重症肺炎55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救和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刁敏 《河北医药》2004,26(7):569-569
小儿喘息型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其特点:起病急,进展迅速,尤以剧烈喘息为特征,严重病人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导致死亡。自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特点。方法:对500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正常血压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的血压变异性与血压均值的变化规律一致,即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均是白天增高,夜间下降,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但高血压组血压变异性各指标均显著大于血压正常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显著大于血压正常者。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刁敏  徐慧心 《河北医药》2004,26(5):415-415
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我们应用沈阳新乐制药厂生产的冻干精制人血干扰素(IFN)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URI)30例,疗效观察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洛美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具有抗菌谱广、高效、低毒等特点 ,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笔者通过综合国内文献 ,对洛美沙星在皮肤科、五官科、妇产科等外用制剂作一综述。1 五官科用药1.1 滴眼剂 用 0 .3 %盐酸洛美沙星进行体外抗菌活性观察 ,实验表明 :0 .3 %盐酸洛美沙星对全部试验菌的MIC90 均 <4.0mg·L 1 ,敏感率 10 0 .0 %。对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急性眼角膜炎有明显治疗作用。每日滴药 12次与 6次差别不明显[1 ] 。1.2 滴耳剂 用 0 .3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剂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对其临床和细菌效果及安…  相似文献   
8.
刁敏 《北方药学》2012,(11):93-93,28
目的:观察维生素B1针行足三里穴注射对术后肠胀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对67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采取穴位注射治疗产妇术后肠胀气,正确选择穴位,正确注射,并配合心理等护理。结果:维生素B1注射足三里对治疗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有效率为82.09%。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可有效治疗术后肠胀气。  相似文献   
9.
10.
【摘要】 目的 经孕鼠腹腔给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 ,观察EPO及CEPO对孕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将15只孕17天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EPO处理组( EPO组)及CEPO处理组(CEPO组),每组5只,分别经腹腔注射09% NS (1mL/次)、EPO (5 000 U/Kg) 及CEPO (50μg/Kg),连续3天。第4天经下腔静脉采血,检测孕鼠的红系相关指标(RET#、RET%、HFR、IRF、RBC及HGB)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变率1全血粘度、低切变率5全血粘度、中切变率50全血粘滞度、高切变率200全血粘度、EAI及HCT)。结果 EPO组红系相关指标(RET#、RET%、HFR、IRF、RBC、HGB)均高于NS组和CE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中低切变率1全血粘度、低切变率5全血粘度及HCT均高于NS组和CE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大剂量给予EPO能导致孕鼠骨髓造血功能增加及血液粘滞度增加,而CEPO无该作用,说明CEPO较EPO更适合于产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