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明霞  刁志宏  侯金林  骆抗先 《医学争鸣》2006,27(24):2229-2232
目的:构建携带V60, G87, L97突变位点的HBV全基因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慢性HBV感染者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LCL),建立相同HLA背景下的慢性HBV感染CTL应答的刺激细胞和靶细胞.方法:用定点突变技术在HBVp3.8Ⅱ质粒C基因区3个氨基酸V60, G87, L97位置进行突变(p3.8Ⅱ- V60, G87, L97),转化E. coli XL1-Blue感受态细胞扩增筛选,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Ⅰ和KpnⅠ分别将野生型和突变型p3.8Ⅱ质粒进行双酶切, 插入EBO-plpp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染LCL,潮霉素稳定筛选后,鉴定目的基因在转染细胞是能够稳定表达.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野型HBV DNA核心区第60, 87, 97位氨基酸发生了预期的突变,Western Blot和微粒子免疫荧光法证明,转染的LCL能稳定表达HBV 抗原.结论:定点诱变HBcAg质粒在人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中可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2.
心脏缺血预适应对中性粒细胞功能与活性氧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中中性粒细胞黏附、浸润及活性氧释放的特点,旨在探讨预适应保护效应与白细胞功能及活性氧的关系。 方法:④实验于2000—06/2001—12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选用杂种犬12条,雄性7条,雌性5条。②麻醉后,开胸游离前降支冠状动脉,稳定30min,造成心肌缺血模型。造模后将犬随机分为2组:缺血再灌注组(n=6),缺血1h后再灌注2h;缺血预适应组(6条),在缺血1h前给予血流阻断5min,灌注5min,反复4次,然后缺血1h,再灌注2h。③分别于基础(缺血和再灌注之前)、缺血1h、再灌注2h各时间点,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CD18表达,按梗死面积%=梗死区面积/危险区面积&;#215;100%公式计算心肌梗死范围。按南京聚力生物医学工程提供试剂盒说明测定血清丙二醛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计算髓过氧化物酶活力(kU/g)=△A460(12&;#215;组织酶量/3),△A460为460nm处吸光度1min增大的值,3为反应的总体积,12为Sigma公司规定的每毫升1mg邻联茴香胺的吸光度;组织酶量指每0.1mL所用酶液中含酶的量。④两组问比较用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用SNK方法。 结果:犬12条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范围:缺血预适应组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中性粒细胞膜CD11/CD18表达: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h、再灌注2h明显高于基础和缺血预适应组(P〈0.05~0.01)。③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缺血预适应组缺血和坏死心肌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两组缺血和坏死心肌明显高于正常心肌(P〈0.05)。缺血预适应组正常心肌组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但差异不明显(P〈0.11)。血清丙二醛水平: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h和再灌注2h明显高于基础和缺血预适应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缺血1h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低于基础和缺血预适应组(P〈0.05)。再灌注2h虽然也有此变化,但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缺血预适应能阻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中性粒细胞黏附、浸润及活性氧的损害,这可能是发挥缺血预适应保护的重要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霉变的菜籽粕中筛选出具有产生植酸酶、降解植酸能力的青霉菌株P7。在液态发酵条件下,48h植酸降解率达96%。采用DEAE-52柱层析技术部分纯化植酸酶,对其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表明:该植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酸碱度为pH5.0,测得酶的米氏常数为0.25mmol/L。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广东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方法 抽提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建立SSP-PCR及分子灯塔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G/C,称H/L等位基因)、-220(G/C,X/Y等位基因)和 4(C/T,P/Q等位基因),分析其单倍型及基因型频率。结果 从167人中检出等位基因型LYP/LYP10例(5.9%)、HYP/LYQ7例(4.2%)、LYP/LYQ94例(56.3%)、LXP/LXP6例(3.6%)、LYQ/LYQ4例(2.4%)、LXP/LYQ29例(17.4%)、HYP/LYP3例(1.8%)、HYP/LXP2例(1.2%)、HYP/HYP12例(7.2%)。结论 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启动子区SNP等位基因型以LYP/LYQ和LXP/LYQ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反应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6例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AP(MAP)组(198例)和重型AP(SAP)组(68例)。另选取同期该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SAP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PT、APTT均较MAP组明显延长,FIB、D-D水平较MAP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与对照组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FIB及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MAP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AP患者血浆凝血、纤溶指标及全血NLR、...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例不同方法学对甲、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1例初次检测及复查结果均显示为甲型肝炎病毒(HAV-IgM)弱阳性、戊型肝炎病毒(HEV-IgM)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初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显示HAV-IgM弱阳性、HEV-IgM阳性,复查结果与初次检测结果保持一致;随后前往其他医院检测(化学发光法),结果均为阴性。为探讨检测结果矛盾的原因,分别采用多家公司试剂盒及免疫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该例患者HAV-IgM为阳性,初检及复查的安图结果与实验室罗氏验证的结果一致;HEV-IgM为阴性,安图结果与免疫印迹结果一致。结论:HAV-IgM、HEV-IgM具有多种不同方法学试剂,实验室应根据自身临床实验室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学开展项目检测。针对异常结果应积极与临床沟通,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或采用准确度更高的方法学复查,并建议受检者定期复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和SNP276G→T)两个位点与海南地区汉族人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者脂联素基因SNP45、SNP276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SNPS45和SNPS267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TG单倍型纯合携带者(TG/TG)与TG单倍型杂合携带者(TG/X)或未携带者(X/X)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联素基因的SNP45和SNP276多态性位点与海南地区汉族人群中2型糖尿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微循环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 复制套扎前降支冠状动脉犬模型。缺血预适应组先给予缺血5min,灌注5min,反复4次,然后缺血1h,再灌注2h;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缺血1h后再灌注2h;两组分别于基础、缺血1h、再灌注2h采集冠状窦血对比分析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并于再灌注2h对比分析注射乙酰胆碱前后心肌声学造影强度变化,最后用Evan氏兰和TIC双染。结果(1)正常心肌注药后声学强度增强,而缺血心肌反而下降,与再灌注组相比,预适应组缺血区心肌声学强度下降程度显著减轻(P〈0.01);(2)两组缺血后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再灌注2h下降更为明显(P〈0.05),然而预适应组缺血1h与再灌注2h下降程度均小于再灌注组(P〈0.05);(3)预适应组于缺血1h、再灌注2h内皮素水平比基础有所下降,再灌注组与基础比反而呈升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水准(P〉0.05),两组相比,预适应使缺血1h和再灌注2h的ET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微循环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及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的调节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9.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GFP基因在四种细胞株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因治疗中 ,所用的目的细胞通常为哺乳动物的细胞 ,体外培养条件要求高。传统的转基因细胞的筛选对细胞损伤大 ,且比较费时。GFP是一种新型的报道基因 ,目前已在多种细菌和真菌中有效表达 ,如果GFP能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而高效的表达 ,我们就可以利用流式细胞仪等设备 ,将其用于基因治疗的转基因细胞快速分离。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 ,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基因转移是一种高效的方法。我们利用同时含有新霉素抗性基因 (NeoR)、GFP报道基因和HSVTK目的基因多顺反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CG PTKSN ,转染K5 6 2、N…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BV/P22蛋白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放线菌素D和TNFo【分别诱导表达HBV/P22蛋白的HepG2细胞(实验组)、表达空载体的HepG2细胞(阴性对照组)和HepG2细胞(空白对照组)凋亡,雅培试剂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eAg的表达,Western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BV/P2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体内实验:将前述三种细胞分别注射入裸鼠皮下,放线菌素D、TNF仅注射瘤体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HBV/P2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eAg表达阳性,两对照组阴性;Western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均显示实验组细胞有HBV/P22蛋白表达,两对照组均为阴性;流式细胞仪和TUNEL结果均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体内实验:实验组瘤体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BV/P22蛋白表达阳性,TUNEL检测结果显示接种表达HBV/P22蛋白的HepG2细胞裸鼠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HBV/P22蛋白在体内外均可抑制TNFα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