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体重(250±25)g,随机分入4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大鼠只开腹、关腹和复苏,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组大鼠行CLP;血必净3h组大鼠于CLP后3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血必净12h组大鼠于CLP后12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每组随机留取8只大鼠进行生存率分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大鼠在术后6、15和24h,血必净12h组大鼠在术后15和24h各随机处死5只,分别留取血液和肺组织标本,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肿指数),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骨架蛋白Claudin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Th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的术后72h存活率分别为8/8、0、1/8和0,血必净3h组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1),血必净12h组与脓毒症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基本不变。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以及术后6、15和24h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15和24h,以及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脓毒症组与血必净12h组术后同时间点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脓毒症组和血必净3h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和15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术后24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显著低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必净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大鼠存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降低肺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以探讨IL-3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集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另选同期30例非吸烟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32的含量[(174.56±88.1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41±20.98)ng/L]和COPD稳定期组[(89.40±33.84)ng/L](P均〈0.01),COPD稳定期组血清IL-3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血清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P均〈0.01),与FEV1%pred、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IL-8、TNF-α和IL-32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32水平升高,可能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他汀类药物是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抗金属蛋白酶、抗氧化、抗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抑制黏附分子表达、降低C反应蛋白等环节起到抗炎作用,缓解了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了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他汀类药物是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抗金属蛋白酶、抗氧化、抗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抑制黏附分子表达、降低C反应蛋白等环节起到抗炎作用,缓解了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了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2水平,探讨IL-32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60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及30名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痰细胞计数和分类,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分析IL-32水平与中性粒细胞、IL-8、肿瘤坏死因子-α及气流阻塞间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血清及诱导痰中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OPD稳定期组(P〈0.05),COPD稳定期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及诱导痰中IL-32水平与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中性粒细胞数及比例均呈正相关(P〈0.01),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pa(O2)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IL-3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中性粒细胞、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O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甘露糖敏感血凝素(PA-MSHA)对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按随机数字法将120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C组)、脓毒症组(CLP组)、术前治疗组(Pre T组)和术后治疗组(Pos T组),每组各30只。于制模后12、24、36 h分别采集外周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浓度并计算肺损伤病理评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m RNA表达,并作肺组织TLR4 m RNA表达与病理学评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SC组各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无明显变化(F=0.04、0.09、1.25、1.77,P均0.05)。与CLP组和Pos T组相比,各时间点Pre T组的血清TNF-α、IL-6浓度明显较低,而IL-10、TGF-β浓度明显较高(P均0.05),而Pos T组仅在术后36 h的IL-10高于CLP组(P0.05)。四组大鼠间的肺组织TLR4 m RNA表达水平及四组间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6.01、20.03、71.21、69.02,P均0.05),SC组及Pre T组明显优于CLP组和Pos T组(P均0.05)。同时,肺组织TLR4 m RNA表达与病理学评分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732,P0.05)。结论术前给予PA-MSHA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肺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水平、调控细胞因子平衡、减轻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7例急性脑卒中合并COPD呼吸衰竭(急性脑卒中+COPARF组)、59例急性脑卒中合并中枢性呼吸衰竭(急性脑卒中+CRF组)和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对照组)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6 h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及3组患者病死率、治疗有效平均通气时间、存活者和病死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COPARF组、急性脑卒中+CRF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64%、30.50%和72.30%;急性脑卒中+COPARF组疗效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CRF组疗效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分别为22.38%、45.76%和15.38%;急性脑卒中+COPARF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CRF组病死率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平均通气时间,急性脑卒中+COPARF组与对照组比较和急性脑卒中+CRF组与另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COPARF组存活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病死者生前平均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与另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致使冠脉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的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2014年版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提供全面、及时、基于循证依据的建议。该版指南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阻塞的干预、心源性脑卒中的抗凝治疗和非心源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循证依据的建议。该建议还包括其他各种情况下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这些情况包括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卯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和妊娠状态。该版指南有专门章节阐述颅内出血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以及指南的执行情况。文中就2014年版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做一介绍,为帮助临床医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因能有合理的解释并着手治疗时以减少脑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血脂异常(dyslipidemia)1.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100 mg·d L-1的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无论其有无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均推荐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Ⅰ类推荐,B级证据)。(修订推荐)2.对于假定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因、L D L-C水平100 mg·d L-1的缺血性脑卒中/TIA患者,若无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证据,仍推荐他汀类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