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洪亮  凌永伟  张定财 《江西医药》2008,43(12):1391-139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6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治愈321例(69.5%),好转110例(23.8%),无效31例(6.7%),总有效率93.3%。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科自2000年7月至2006年7月用该方法治疗21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该术治疗后,角膜溃疡面愈合,1例因术后10天羊膜溶解脱落,再次羊膜移植后溃疡愈合。未出现角膜穿孔病例。结论病灶清创+羊膜移植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对78例患者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结果随访12-24个月,78例均获治愈,未见囊肿复发和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具有手术精确、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和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单纯的抗青光眼手术,无法改善患者的视力,甚至加快白内障的发展,二期的白内障手术,技术操作有更高的要求,并且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我院2006年1月~2009年4月对49例66眼青光眼患者实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一门心灵的艺术,也是一种护理的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善于应用语言艺术应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用美好的语言辅助技术护理,能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得到全面康复.护患沟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语言方式,另一种是非语言方式.在语言交流中,护士应耐心倾听,说话时尊重病人,使用恰当语言,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护士既要注意自身的语言交流,又要观察患者的非语言信息,以增强交流的效果.为了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首先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印象.其次应因人因时进行沟通,再次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沟通,要将自己置换到病人的位置,从病人的立场出发去认识、理解他们.下面就谈谈如何掌握语言交流的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月形切除结膜加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球结膜松弛(Ⅲ级或Ⅳ级)患者行结膜新月形切除加巩膜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34例溢泪、异物干涩感等症状改善,有效率94.44%;33例裂隙灯检查结膜松弛完全消失,有效率91.67%。结论:结膜新月形切除加巩膜固定术是治疗结膜松驰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曹世沛  谢宝恩  谢洪亮  凌永伟  李莉 《吉林医学》2012,33(11):2264-2265
目的:采用眼科A超测量眼前段的解剖结构数值以早期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并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客观检查依据。方法:采用眼科A型超声测量系统测量正常人和PACG的前房深度(ACD)、晶体厚度(LT)、眼轴长度(AL)和晶状体相对位置(RLL),并比较他们在两组人群的异同。结果:PACG患者的ACD值、AL值、RLL值均比正常人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CG患者的LT值(t=-19.185,P=0.000)比正常人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眼科A超测量眼前段的解剖结构数值,可为PACG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客观可靠的解剖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静脉穿刺的新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方法 将儿科2003年住院病人采血516人次有机的分成两组,甲组采用传统的摸股动脉搏动的方法采血,乙组采用划线定点法采血.结果 甲、乙两组穿刺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划线法采血的成功率高,受影响的因素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应用于鼻内镜手术后预防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6例2型2期鼻窦炎患者的双侧鼻腔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所有患者左侧鼻腔为MMC组,术后鼻腔局部应用丝裂霉素,右侧鼻腔为对照组,未用丝裂霉素。定期随访1年,对比2组术腔粘连的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 MMC组治愈率为91.6%(207/226),鼻腔粘连占未愈病例的31.6%(6/19);对照组治愈率为81.4%(183/226),鼻腔粘连占未愈病例的54.8%(23/42)。2组治愈率和鼻腔粘连占未愈病例的比例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局部应用MMC能明显减少术后鼻腔粘连,提高慢性鼻窦炎手术疗效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纯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f42眼1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32个月(平均24.9个月1。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平均眼压(11.31+2.52)mrn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0.60+9.56)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54+0.34)mm增加到术后(2.58+0.3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单纯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能增加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及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