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急诊抢救室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308名护生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52人和观察组156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自制的选择式目标计划表(下称计划表),针对不同实习时间、不同实习阶段选取合适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护生对本科室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临床带教采用自制计划表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急诊抢救室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308名护生按实习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152人和观察组156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自制的选择式目标计划表(下称计划表),针对不同实习时间、不同实习阶段选取合适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及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护生对本科室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室临床带教采用自制计划表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国近年来卫生部门和政府部门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1]。集体食物中毒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因其突发性强,患者数量多,人力不足,时间紧迫等使急救的程序比较混乱,医护配合不利,直接影响救治效果。因此,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进行抢救是影响抢救效果的关键。临床路径(CP)是一种工作模式,它综合医、护、技各专业于一体,制订出有时间性有计划性的工作内容、标准与医疗结果,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护理与相关检查[2-4]。它是一种明确工作方向的表格,使医疗护理程序化、标准化。本科根据集体食物中毒病史相同、症状…  相似文献   
4.
冯海珊  陈清玲 《全科护理》2021,19(21):2988-2990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TAD)危险因素评分表应用于急诊分诊快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突发性胸背痛病人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急诊常规分诊护理筛查,研究组采取基于TAD危险因素评分表的急诊分诊快速筛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确诊时间、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误分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确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分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AD危险因素评分表的急诊分诊快速筛查可明显提高分诊准确率,缩短病人确诊时间,提高病人分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严重。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成败关键取决于洗胃是否及时和彻底,而洗胃的关键环节是快速准确地插胃管。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常伴有喉头、食管黏膜水肿,造成插管洗胃困难。本文就我科2003年3月~2005年6月期间巧用气管导管为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喉头水肿患者插胃管,并取得满意效果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诊危重病例8821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诊科抢救的危重病病种规律及抢救成功率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在急诊科抢救的8 821例危重患者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疾病谱和病死率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外伤是急诊科的前3位危重病;男性多于女性;60~79岁老年组抢救数最多,各种严重外伤的急诊病死率最高(8.6%),心肺复苏病例数最多的是"院前死亡"患者(63.26%)。急诊抢救患者全年出现2个就诊高峰,分别为6—7月及12,1,3月,全天就诊高峰在17:00—0:00。结论急诊工作核心是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综合全面评估,及时解除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并尽快分流;抢救对象主要为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应关注青年人的心理健康,减少自发性行为造成的致死、致残率;要普及公众急救知识、加强院前急救及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 调查458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的情况,选取出现静脉留置针渗液、脱落、肿胀、堵管的患儿66例进行分析。 结果 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依次为堵管、肿胀、脱落、渗血,与患儿的年龄、留置部位及留置时间均相关。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患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穿刺部位及血管,规范使用和维护静脉留置针,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反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痛苦。  相似文献   
8.
输液疗程3 d以上的住院患者一般选择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害和患者痛苦.目前常用的外周浅静脉置管部位为上肢,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 d[1].采用上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法容易发生阻塞、渗漏和静脉炎,并经常出现非正常拔管,致使留置针留置时间不长,往往达不到规定的留置时间.同时由于老年重症患者长期卧床,身体营养状况差,血管细、弯、滑,可供使用的血管较少,更应注意血管部位的选择.为了寻找重症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的理想部位,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笔者对156例在急诊ICU住院的重症老年患者采用头皮静脉穿刺留置法,并与上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法进行自体对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选择式急救护理评估单在成批患者抢救记录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8批次、156例急救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74例),护士分别采用叙述式护理评估单和选择式急救护理评估单进行入院评估和记录,比较两种方法的书写漏项率、漏项项目及书写时间.结果 两种书写方法漏项率及书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路径表在院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并运用ACLS路径表实施心肺复苏的病人103例为试验组,另回顾性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急诊抢救室内发生心搏呼吸骤停未运用ACLS路径表实施心肺复苏的病人99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病人开始实施CPR、心肺复苏(除颤)、静脉输液、气管插管时间、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收缩压以及复苏成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开始实施CPR、除颤、静脉输液以及气管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高级生命支持路径表对心搏呼吸骤停病人进行CPR,医护有效结合,可以减少开始实施CPR、除颤、静脉输液以及气管插管时间,有效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