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IgM肾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0例肾活检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发现6例IgM肾病。主要病理特点为系膜增殖及IgM荧光沉积。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特点,血清IgM升高,蛋白尿及血尿,并呈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110例合并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几年开展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110例。本文介绍了适应证选择、术前检查、穿刺部位、操作要领、术后护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和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马兜铃酸肾病 (AAN)实验模型 ,观察病理改变 ,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 ,分为AAN组和对照组 ,检测灌药前后尿蛋白排出量、Hb和肾功能 ,并每周观察肾组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病理改变 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小管基底膜裸露。 2 .间质炎细胞浸润 ,13周时最为严重 ;2 4周时见灶性间质纤维化。 3.血管早期为内膜改变 ,以后可见血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 4 .肾小球改变较轻。观察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及炎细胞浸润 ,而在后期可见炎细胞浸润逐渐减轻并见轻度间质纤维化 ,也验证了以上推测 ,并与病变后期即慢性AAN表现为寡细胞性间质纤维化的报道〔3〕相符合。结论 :1.马兜铃致大鼠AAN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2 .间质炎细胞浸润在病变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总结该院肾活检穿刺的标本,了解辽宁地区肾脏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1997年5月-2004年12月在该科行肾活检的1295例肾脏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肾小球疾病仍占该组病例的绝大多数,其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占76.4%,继发性肾小球肾炎(SGN)占19.0%,间质性肾病3、4%,肾移植相关的肾脏疾病占0.7%。PGN中男女发病率之比1.49:1,SGN中男女发病之比为1:1.51。两者高发年龄均为15-44岁。结论 辽宁地区肾脏病病理类型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IgAN是最常见的PGN;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是最常见的SGN。PGN男性发病率高,SGN中女性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郭伟  冯江敏  李小姝 《当代医学》2009,15(6):114-115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OAAN)的治疗作用.探讨该药对肾脏的保护机制,初步评价其治疗CAAN的应用价值。方法动物实验部分:制备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和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4周后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临床观察部分: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日三次,口服。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动物实验部分: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肾功明显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减轻。临床观察部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改善肾脏功能.在CAAN的治疗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正常小牛肾小管基底膜(bTBM)制造抗TBM型BN大鼠间质肾炎模型,并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ABC法、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炎症细胞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等。结果 用bTBM免疫后第9天~3周,均可见肾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有ICAM-1强烈表达,与病理损害程度有同步现象。结论 在免疫性间质性肾炎发生发展中,由ICAM-1介入的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但不能除外体液免疫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是肾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着病人的健康。作者用放免分析法对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尿层粘连蛋白(Laminin)进行检测,对其变化的原因及临床意义作初步分析,以探寻无创的临床和实验室方法,动态评估肾脏病病理活动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在2型糖尿病肾病(DN)白蛋白尿易感基因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白蛋白尿易感基因位点(UA-1)区域附近的候选基因.方法 提取20周龄雄性KK/Ta(n=3)和BALB/c (n=2)小鼠肾脏总RNA,应用Affymetrix Murine Genome U74Av2基因芯片检测肾脏基因表达谱.选择UA-1区域的差异表达基因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竞争性RT-PCR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提取KK/Ta、BALB/c小鼠的基因组DNA,进行syndecan-4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域的序列分析.结果 在2型糖尿病KK/Ta小鼠UA-1区域附近存在着约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syndecan-4在20周龄KK/Ta小鼠肾脏中的表达上调,为BALB/c小鼠的26.1倍.在syndecan-4基因编码区存在2个基因多态性,分别为A93C和T216C多态性,2者均为同义突变.在syndecan-4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3个基因多态性,分别为-T263C、-T396C 与-G669A多态性.TATA框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21 bp处,-T263C处恰好为转录因子Clox 的结合位点.结论 syndecan-4基因位于2型糖尿病UA-1附近区域,在20周龄KK/Ta小鼠肾脏中的表达明显上调,是DN的候选基因.syndecan-4启动子处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为其差异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药马兜铃对实验性大鼠肾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马兜铃对大鼠肾损害的特征及生化指标改变 ,探索其发病机理。方法 :用马兜铃水煎剂(30g/kg·d-1)Wistar大鼠灌胃 ,建立大鼠马兜铃酸肾病 (AAN)实验模型 ,监测灌胃后尿量 (U)、尿蛋白排出量 (Up ro)、血红蛋白 (Hb)、尿素 (BU)、肌酐 (SCr)指标和肾组织的动态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生化指标 :①U(ml) :灌胃后第 3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 ,P <0 0 0 2 ,至第 14w开始回降P <0 0 5 ,17w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②Upro(g/d) :灌胃后第 3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0 1,第 3w达高峰 ;③Hb(g/L) :灌胃后第 3w与对照组比较降低 ,P <0 0 5 ,第 12w降至最低点 ,P <0 0 1;④BU (mmol/L) :灌胃后第 1w与对照组比较升高 ,P <0 0 5 ,第11w及第 2 0w出现两个高峰 ,P <0 0 1~ 0 0 0 1;⑤SCr(μmol/L) :灌胃后第 10w突然升高并达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0 1,随后下降 ,至第 14w降至正常 ,P >0 0 5 ,第 2 4w再次升高 ,P <0 0 0 1。肾脏病理改变 :①肾小管 :早期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基底膜裸露 ;晚期小管灶性萎缩 ,可见小管基底膜增厚。②间质 :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早期随时间增加 ,第 13w时最严重 ,以后逐渐减少。 2 4w时偶见间质纤维化。③血管 :血管改变呈进行性 ,早期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