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知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和基础治疗+常规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1次针刺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疲劳量表-14(FS-14)积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得分、完成MoCA评测耗时,并在治疗结束后6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6月后随访,治疗组的FS-14积分、MoCA评分、完成MoCA量表耗时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孙申田头针、腹针联合治疗方案对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临床效果更好,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结构及疲劳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A组及艾灸B组,每组12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3组采用多因素诱导复合应激方法造模。模型组不加干预,艾灸A组给予温和灸神阙、关元穴,艾灸B组给予温和灸足三里穴(双侧),28 d后,评价大鼠一般情况,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结肠紧密连接ZO-1、Occludin蛋白和m RNA表达。结果:造模大鼠呈现反应迟钝、精神倦怠、活动减少、毛发枯槁、耳尾颜色苍白和便质稀软等表现。艾灸后好转,精神状态与排便情况改善较明显。光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艾灸A、B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杯状细胞数量增多。模型组ZO-1、Occludin蛋白与m RN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艾灸组上述紧密连接蛋白相对表达均显著提升(P<0.01);且艾灸A组Occludin蛋白表达量高于艾灸B组(P<0.01)。结论:艾灸能减轻CF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变,上调紧密连接蛋...  相似文献   
4.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与中枢系统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常伴认知困难、焦虑抑郁及痛觉改变等,目前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PET可为研究CFS中枢系统异常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就PET研究CFS中枢机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疲劳综合征又称肌性脑脊髓炎,其被定义为使人衰弱的疲劳无法通过充足的休息得到缓解。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的异质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目前已制备出多种动物模型,本文系统整理分析近年来慢性疲劳综合征常用的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标准,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研究依据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彻底阐明.由于医学伦理及道德的约束,人体试验存在诸多局限,故CFS动物模型作为研究CFS的有力工具,对于明确CFS发生发展和病理机制尤为重要.CFS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案多种多样,不同CFS模型各有特点,但迄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从50只C57BL/6J小鼠中随机筛选12只为空白组,予以正常饮食,剩余38只小鼠予以高脂饮食饲养16周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治疗4周后,对小鼠的体质量、脂肪重量、血脂水平及病理改变等进行评价,观察电针对肥胖小鼠的治疗效果。并通过16S rDNA高通测序技术分析小鼠微生物的变化,分析电针治疗肥胖小鼠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体质量、脂肪重量及TC、TG、LDL显著下降(P<0.01),TG降低(P<0.05),电针明显改善肥胖小鼠的病理损伤情况。肠道菌群检测显示,电针干预后,小鼠的肠道菌群数量明显回升,高脂饮食饲养小鼠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丰度,提高拟杆菌门丰度下降,Muribaculaceae_norank占比明显上升(30.74%)。结论:电针对肥胖小鼠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脂肪重量与血脂水平,改善肥胖小鼠的病理损伤情况,具有调控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基于阳化内风理论,系统梳理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突发性聋病机的认识,从木失水涵、木郁火炽、土虚木乘三种病机角度分析论治。根据叶桂提出的“通以治标、清上实下”治法指导针刺取穴,以开窍熄风为主,重视局部取穴,选穴为听宫、翳风、风池、风府;再结合辨证,针对三种病机分别予滋水涵木法选穴太冲、太溪、肾俞、三阴交,清泻肝胆法选穴太冲、行间、阳陵泉、足临泣,抑木扶土法选穴合谷、太冲、足三里、中脘。  相似文献   
1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正常老年化和老年期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过渡阶段。据统计,10%~15%MCI患者会转变为AD,转化率是正常老龄化的10倍。针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过国内大量临床验证,其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的作用特点,安全、有效,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MCI。笔者对针刺治疗MCI的机制和临床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发现针刺可以抑制Aβ沉积、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调节胆碱能系统,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治疗中,针药结合治疗MCI的疗效更好,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