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菌性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及其与血清转录因子叉头蛋白(FOXP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关系。 方法选择细菌性肺炎患儿120例为肺炎组,其中轻度组55例,重度组6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儿12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肠道微生物、血清FOXP3、G-CSF水平,分析肠道微生物与FOXP3、G-CSF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肺炎组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及真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组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及真杆菌低于轻度组;肺炎组FOXP3、G-CSF高于对照组,重度组FOXP3、G-CSF高于轻度组(P<0.05)。双歧杆菌、肠球菌、乳杆菌及真杆菌与FOXP3、G-CSF呈负相关(P<0.05)。 结论细菌性肺炎患儿肠道微生态与肺炎病情程度有关,且与血清FOXP3、G-CSF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67)、B组(n=67)与C组(n=66)。所有患儿均给予PS治疗。A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B组给予布地奈德液体剂气管内滴入,C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记录并比较3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不同时间点氧和指数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清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A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辅助通气持续时间均短于B组、C组,重复使用PS比例低于C组,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比例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 h后,3组患儿的氧和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儿的氧和指数高于B组、C组,PaCO2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组患儿的血清GS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新生儿NRDS疗效更为显著,能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降低BPD严重程度,改善血气指标,并提高GSH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症患儿68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回避试验及治疗情况。结果 68例牛奶蛋白过敏症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肠痉挛、腹泻腹胀、喷嚏、面部水肿、特应性湿疹等。采取食物回避的方法后患儿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取得家长同意后进行激发试验阳性者,采取氨基酸配方粉喂养方式后症状再一次好转或消失,体重逐渐恢复,营养状态明显改善。结论临床上可采用食物激发试验和食物回避方法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症;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症后可采用母乳喂养或游离氨基酸配方奶喂养,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5岁以下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岁以下哮喘患儿120例,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治疗前后血清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嗜酸粒细胞(EOS)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T-3及EOS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T-3及EOS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5岁以下哮喘患儿可能通过降低NT-3及EOS水平,从而控制气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甲泼尼龙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儿科住院的RMPP 9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支原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小剂量甲泼尼龙2 mg/(kg·d)及大剂量甲泼尼龙10 mg/(kg·d),比较3组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胸部影像学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2个治疗组患儿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大剂量治疗组较小剂量治疗组缩短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复查胸部影像学,小剂量治疗组16例(53.3%)炎症大部分吸收,大剂量治疗组20例(66.7%)炎症大部分吸收,对照组5例(16.7%)炎症大部分吸收,2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儿RMPP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短期大剂量或小剂量甲泼尼龙均可缩短大部分患儿的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胸部影像学炎症吸收率,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而应用甲泼尼龙大剂量与小剂量相比,两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在热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胸部影像学炎症吸收率方面,前者较后者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A联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T1DM)患儿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含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T1D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 A1C、空腹血糖(FBG)水平变化,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Hb A1C、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 A1C、FBG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b A1C、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略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联合胰岛素治疗T1DM有效改善患儿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及误漏诊原因。方法对2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中曾漏误诊的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7.86%。5例分别因喘息加重伴无尿、气喘伴呼吸困难、间断喘息及反复咳嗽伴气喘就诊,初期诊断为肾小球肾炎1例,支气管肿瘤伴穿孔2例,误诊为小儿肺炎2例;误漏诊时间1周~2个月。5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等确诊儿童支气管哮喘,其中诊断为肾小球肾炎1例、支气管肿瘤伴穿孔2例为漏诊儿童支气管哮喘。5例确诊后予氟替卡松鼻喷剂及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等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1年,5例均预后较好。结论不典型儿童支气管哮喘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其的警惕性以及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以减少或避免该病误漏诊。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患儿男,9岁,以"右耳垂下肿痛3天,发热2天"入院。入院前3天,患儿无明显原因出现右耳垂下肿痛,向前、后、下发展,触痛明显,前2天,患儿出现发热、寒战,最高体温42℃,无抽搐,无咳嗽,院外给予口服药物治疗2天无好转。自发病以来,患儿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食纳稍差,大小便正常。患儿既往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有青霉素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1入院查体T:39.0℃,P:96次/分,R:18次/分,Bp:96/88mm Hg,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