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本文用低温酯酶染色法对普通型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Ⅱ型病人周围血中,各免疫细胞的分布状态进行检测、观察。当病情进展时B细胞增多,非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杀伤性T细胞)减少,病情缓解时前者降低,后者升高。病情缓解后巨噬细胞也减低。此提示各类免疫细胞的分布状态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或好转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险征象之一。近年随着休克和有关微循环方面研究的进展,在抗休克治疗中关于血管活性药的选择已有了新的认识。阿拉明是多年来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的抗休克药物之一。异丙基肾上腺素的抗休克作用,近年来在临床上亦逐渐被证实并应用日广,阿拉明对血管是具有收缩作用的,异丙基肾上腺素则呈现血管扩张作用。因此在抗休克治疗过程中对此两种药物的选择,不能没有区别,孰劣孰优,尚存在有一定的分歧,本文主要对我科在1973年11月至1974年12月收治的89例休克型肺炎的治疗结果加以分析比较,从而观察阿拉明和异丙基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并提出二者对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选用指征。  相似文献   
3.
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mmunobla-stic Lymphadenopathy),亦称“伴有异常蛋白血症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淋巴肉芽肿病X”“慢性多源性免疫增生综合征”,是近几年才被确定的一种新的疾病。自1973年Luckes、1974年Frizzera等确认本病以来,引起了临床和病理学者的注意,相继有不少病例报告。近五年来,仅就笔者所查阅到的国外文献中已有132例。国内廖清奎等于1978年报告第一例。可见本病并非罕见。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Fransworth,Lentcher 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下简称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以来,迄今30余年,在临床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许多问题尚须不断地进行探讨,为此,愿将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结合已见,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探讨人类某些类型肾炎的肾小球病变和间质病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问题,本实验制备了人和猪的肾小球基底膜(GBM)和肾小管基底膜(TBM),对其抗原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GBM和TBM分别对家兔进行免疫,成功地建立了实验性肾炎模型。通过抗原鉴定,氨基酸组成和中性糖分析、抗体效价测定、尿蛋白测定、血清总补体值测定、免疫荧光、辣根  相似文献   
6.
自1928年Van Slyke氏创始尿素清除试验之后,遂为肾清除功能测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此后许多学者对肾清除功能的研究,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对肾清除功能测定的研究上已取得了新的突出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关于肾清除功能测定的方法及临床实际应用意义等,仍有许多问题尚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为此,愿将我们对数种肾脏疾病的肾清除功能的测定的体会介绍如下,供作参考。测定方法对每名病人,我们都作了肾小球过滤值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肾小球基底膜(GBM)的抗原性,曾有许多学者相继进行过研究。有的用制作实验性肾炎模型,有的将GBM用于肾炎病因或诊断研究。但对肾小管基底膜(TBM)的抗原性报告不多。GBM和TBM是否具有共同抗原性,以及这两种抗原的抗原性在种属之间是否有差异等问题,直至目前为止,在肾脏病学者中尚持有两种完全对立的不同看法。我们认为,GBM和TBM抗原性是否相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在人类某些肾脏疾病中,GBM和TBM的  相似文献   
8.
<正> 尿毒症不难诊断,但在临床实践中对其原发病误诊者并非少见。往往认为诊断明确而不作尸检,没有病理与临床对照,所以难以验证诊断。本组从50例尸检中,发现12例误诊或诊断不完全确切的病例,为吸取经验教训,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