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提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的问题和困难,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扩大免疫规划实施的工作经费、补助经费、冷链装备等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出具体解决措施。结论工作经费和接种补助经费是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根本保证,在西部地区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为辅,建立和完善预防接种保障体系,以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方法所有8月龄~14岁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每剂次0.5ml;结果这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3086839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7%;接种后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为5.84/10万,较强化免疫前发病率9.82/10万下降了40.53%;2008年4月-2009年3月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62%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有85%病例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在较大范围内开展高质量MV强化免疫能迅速降低麻疹发病,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来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所有8月龄~4岁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每剂次0.5mL。结果此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903 926人,调查和报告接种率均为97%以上;2010年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2.83/10万,较2009年发病率6.03/10万下降53.07%;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8月龄~4岁年龄组麻疹病例205例,与2009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下降46.61%,57.29%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85.80%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42/10万。结论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开展麻疹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信息专报系统,对2010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报告麻疹病例686例,发病率为2.83/10万,15岁以下人群发病数占57.29/%,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49.56%,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仅占14.2%,该区麻疹病例病毒流行株主要为Ha1.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开展全区强化免疫活动和后续麻疹强化免疫,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5.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流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多环节链式冷藏储存、运输设备,包括冷藏车、冷库、冷藏箱、冷藏包等;冷链系统则是指由冷链设备、人员和工作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设备指的是冷链设备;人员是指使用和维护冷链设备并提供服务的管理和维修人员;程序是指管理冷链运转的工作程序。由于疫苗是蛋白质、脂类和多糖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对2005年内蒙古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64例,分布在12个盟(市,)的39个旗(县、区,)中,占全自治区总旗数的38.61%.<15岁儿童非脊髓灰质炎(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31/10万,报告后48 h内调查率95.40%,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为80.00%,粪便标本7 d内及时送检率86.90%,随访表75 d及时送达率为83.80%.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的要求,但个别地区监测质量下降,应继续加强培训和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