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孔肯雅热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感染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后再叮咬人类而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它于1952年被首次确认,暴发于坦桑尼亚南部尼瓦拉州,2005年3月在法属的留尼汪岛出现首例人感染病例,并逐渐发展成为该病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4年12月31日~2005年2月28日收治的25例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无医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非常重要;同时,加强病房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2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的护理与体会。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皮疹的观察与护理、标本的采集和保存、隔离防护等护理措施,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例患者分别进过14d和10d的治疗护理后,尿液中寨卡病毒检测呈阴性,康复出院,医护人员无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根据2例患者尿液中检出活病毒的情况,建议虫媒隔离和接触隔离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6级,这是40年来第一次把传染病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别.我国卫生部于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1].  相似文献   
5.
肖惠兰  农菲 《现代医院》2012,12(6):105-106
目的总结2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本组病例有22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治愈恙虫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4年12月31日~2005年2月28日收治的25例确诊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无医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非常重要;同时,加强病房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婷  农菲  杨莉  颜婵 《上海护理》2020,20(10):28-31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愈后患者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2—3月选取我国新冠肺炎愈后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影响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得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病耻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病耻感总得分为(54.83±9.63)分;得分从低到高的维度依次是经济不安全感、内在羞耻感、社会隔离及社会排斥。社会支持总得分为(36.73±12.75)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与病耻感存在负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总收入等因素对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水平有一定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社会支持对新冠肺炎愈后患者产生主要影响,共可解释总变异的32.7%。结论新冠肺炎愈后患者病耻感水平较高,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且应重点关注年轻、女性、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总收入较高以及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愈后患者。  相似文献   
8.
SARS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SARS患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日~4月30日收治的260例SARS患的护理进行探讨。结果:对260例SARS患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结论:做好患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减少病死率,促进康复非常重要;同时,加强病房通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是预防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感染所引起的真菌病,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好发。我国广东省是该病的高发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AIDS合并PSM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特征,且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若不及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的需求情况,为艾滋病专科护士培训知识及培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进行艾滋病培训知识调查研究。[结果]21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点需求度均较高;不同城市、不同级别传染病专科医院,不同艾滋病护理年限的护士对艾滋病培训知识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传染病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对艾滋病培训课程知识均有需求,但侧重点不同,应根据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