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面中份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第一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86例面中份骨折病例,均采用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颌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咬合关系恢复至受伤前状况.5例发生术后感染,8例出现切口区头皮组织术后无毛发生长,11例诉头皮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随访2 a后大多逐渐恢复正常.无1例患者发生眼睑不能闭合的面神经颧支受损症状,无患者出现头皮下血肿.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是治疗面中份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吸收小夹板治疗单侧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经头皮半冠状切口进行骨折解剖式复位,应用可吸收性小夹板内固定,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2例病例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X线检查骨折复位与愈合良好,张口度改善明显,颜面形态恢复满意。结论:经头皮冠状切口应用可吸收小夹板治疗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术后功能与形态恢复良好,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在颌面部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GA)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20例颌面部骨折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做坚固内固定,3-12个月后复查咬合关系、伤口愈合情况、面部外形、骨折愈合情况及软组织、神经损伤等。结果:除1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出现移位,其余病例均恢复较好咬合关系,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X线检查未见骨愈合不良。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SR-PGA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强度,可降解、吸收,是较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髁状突骨折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2015年接诊12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其中82例采用切开、复位坚固内固定治疗,其余采用保守治疗.术式采用耳屏前垂直向下做切口,4例超过耳垂,显露困难14例做辅助切口,适当延长切口;1例儿童患者,悬颅颌弹力固定,固定2周,早期进行开口训练,1周后,评价愈合情况,咬合不佳者,适当延长牵引时间,部分患者进行修整.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7.4±1.4)个月;术前张口度低于术后(3.3±0.3)mm,术前张口偏斜发生率、颏点偏斜低于术后5.0%、(0.5±0.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42例次,对症处理后好转,末次随访未见咬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 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基本成熟,内固定治疗是首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高,需做好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涡轮机磨除法、锤凿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5—10月门诊收治的下颌阻生智齿126例患者,75例下颌阻生齿采用涡轮机磨除法拔除,纳入磨除组,51例采用锤凿法拔除纳入凿除组,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情况.结果 凿除组手术时间(36.5±1.5)min、并发症合计发生率51.0%高于磨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磨除组术后肿胀与张口受限严重程度分布为0度20例、22例;Ⅰ度10例、14例;Ⅱ度17例、18例;Ⅲ度26例、19例子且术后3 d内VAS疼痛评分(5.8±1.4)分与凿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时间短、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