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胃窦部隔膜型狭窄,又称胃窦蹼,在临床上以小儿呕吐为主要症状,是由胃窦部粘膜性隔膜造成胃出口部狭窄,X线钡餐造影可明确诊断。我们遇到的两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个月和1岁半。4个月婴儿以反复吐奶就诊。X线造影显示胃窦出口部狭窄(图1)。1岁半婴儿发育差,以进食后呕吐而就诊。X造影显示胃窦远端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型迭代重组技术(IMR)在低剂量CT小肠造影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小肠间质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A组和低剂量B组,将门静脉期数据作为观察对象。A组门静脉期管电压固定为120kV,B组为80kV。重组得到A1(120kV,FBP),A2(120kV,iDose4),A3(120kV,IMR),B1(80kV,FBP),B2(80kV,iDose4),B3(80kV,IMR)。测算病灶的CT值及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五分法进行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并计算有效剂量(ED)。结果A3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A1、A2组,SNR和CNR均明显高于A1、A2组;B组评价同A组。A3、B3组评分均优于同组的FBP、iDose4组;除A1与A2组之间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外,余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B组ED较A组降低68%。结论基于IMR技术的低剂量CT小肠造影扫描,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成人小肠全长约5~7米,走行曲折且相互重叠,组织学上,小肠壁自外向内分为四层: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黏膜层.特殊复杂的解剖结构决定了小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诊断都十分困难.较早应用的钡灌肠造影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虽可显示肠腔内的病变,但对肠壁和肠腔外病变的显示则无能为力.小肠镜、结肠镜检查操作复杂,且同样不易显示肠壁和肠腔外病变.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的发展,能够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容积扫描,同时工作站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这使应用MSCT诊断小肠疾病变得可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作为一种特殊的诊断小肠疾病的检查方法被应用于临床[1].MSCTE检查需应用一定量的合适对比剂充盈小肠肠腔,并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同时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来全面展示小肠肠腔内外、肠系膜、腹腔内实质脏器、腹膜后及腹腔内大血管病变.本文就MSCTE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MSCT下腔静脉直接成像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期间,28例行MSCT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其中2例同时行间接成像和直接成像,得到间接法下腔静脉成像10例,下腔静脉直接成像20例.采用双盲法对2种方法得出的下腔静脉图像按照图像质量和血管显示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10例下腔静脉间接成像中,1例由于静脉期对比剂浓度太淡而失败.图像质量评价为良者2例,差者为7例,无评价为优者.20例下腔静脉直接成像中,血管显示分度为1度、2度、3度者分别为16、4和0例,图像质量为优、良、差和失败者分别为16、4、0和0例.检查成功率为100%,能较好的满足诊断要求.结论 下腔静脉直接成像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下腔静脉间接法得到的图像.  相似文献   
5.
气肿性膀胱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气肿性膀胱炎是一种复杂、严重的泌尿系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壁内及膀胱腔内充斥气体,是膀胱急慢性炎症罕见的特殊类型。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女,89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糖16.74mmol/L,WBC8.9×10~9/L,中性粒细胞0.90,尿常规WBC770.58/HP,RBC71.1/HP,尿糖++,酮体阳性。尿及血细菌培养:大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7岁.因心前区疼痛,胸闷就诊.胸部平片检查示心影增大,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包右侧囊样低回声区,于2009年8月5日入院.临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CT检查示:平扫心包右侧囊样低密度影,内密度均匀,壁较厚,可见钙化(图1A),增强扫描后病变壁强化明显,其内无强化,病变侵破心室壁突入右心室腔内(图1B、1C).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近15年来间断上腹胀闷,隐痛,进食后加重,偶有呕吐。近年来症状渐加重,体重下降10 kg。查体:左上腹部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局部有轻压痛,腹水征阳性。影像表现:立位透视见左上腹双泡征;上消化道X 线坝餐检查可见十二指肠球后2 cm处环状外压性狭窄,钡剂通过受阻,管壁扩张受限但无僵硬,粘膜无破坏(图1);CT检查示十二指肠被环状胰腺压迫,该胰腺组织同周围胰腺组织密度一致(图2),诊断为十二指肠近段梗阻,考虑环状胰腺压迫所致。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 52例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利用MPR、MIP、VR、仿真内镜等多种技术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的通畅情况.结果 在严格控制患者适应证的情况下,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4%(47例).冠状动脉通畅情况分析,以管腔狭窄≥50%为诊断标准,发现冠脉狭窄8例,冠状动脉壁钙化28例,管壁欠光滑30例,管壁充盈缺损6例.结论 作为无创检查手段,MSCTA(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适量引入等渗甘露醇阴性对比剂后,多层螺旋CT对小肠有无不全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小肠不全梗阻病例30例,其中男18例,女性12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2岁.该组病例均在密切结合临床的情况下,适量引入等渗甘露醇阴性对比剂,为明确病因诊断,其中行增强扫描者8例,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结果 ①CT检查诊断有无梗阻的敏感性为100%;②明确梗阻部位的准确率达90%,其中3例低位不全梗阻误诊为高位梗阻;③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为86.7%.结论 适量引入等渗甘露醇阴性对比剂后,多层螺旋CT在诊断有无小肠不全梗阻、梗阻部位、梗阻病因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CT能谱成像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像模式,不但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而且已广泛用于全身各系统病变的诊断,其在降低CT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本文就CT能谱成像设备组成、成像原理、图像特点和在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价值及新进展进行初步的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